他是一位平凡的農村黨支部書記,連任村主干已近20個年頭,他所在的黨支部連續六年獲得市“五好黨支部”殊榮。年逾花甲又連任一肩挑的村主干,在交口縣也為數不多。他就是交口縣雙池鎮棗林村黨支部書記張拉生。
2005年,棗林村民結束了靠山吃山的資源依賴,當年,在外謀生的張拉生回到了故鄉,在鄉親們的擁護下,他被推選為村委會主任。其時的棗林村,山是光的,地是荒的,河是干的,人是窮的,全村480戶1120口人,幾乎都是貧困戶。用張拉生的話來說,村民們的狀態是“身強力壯、東張西望、腰包空空”。
帶著鄉親們的期待,帶著改變故鄉的決心張拉生發誓一定要把鄉親們帶上致富路。上任三年又連任,雖然道路比較艱辛,但張拉生繃緊了弦,一定要堅持下去找到發展的突破口。2009年春的一次外出考察學習,給張拉生帶來了機遇。當時鎮里的領導帶領村干部赴山東壽光參觀學習,考察現代農業設施蔬菜產業,回家后的張拉生身先士卒做樣板,流轉土地50畝,建了9座日光溫室,通過三年的大棚種植,一次次的失敗,他第一次深刻體會到“三十六行,唯有種地難”。他邊生產,邊學種植技術。大棚結構不合理,拆了重修,對不適應的品種多次試種篩選,終于把種植反季節蔬菜的技術節點基本掌握,這個不小的成功為該村下一步的發展打下有利基礎。
2012年,借助全市“8+2”產業政策的東風,張拉生憑著自己的大棚種植技術,帶領46戶村民建起了占地面積200余畝的“棗林現代設施農業園區”,取得了成功,當年大棚畝產收益達到了6萬元,直接從事大棚種植的村民當年人均收入突破兩萬元,間接從事勞務的村民收入達8000元,60%的村民摘掉了貧困帽。
種植瓜菜的效益雖然好,但因生長習性,甜瓜需要輪茬種植,盡管實施了科學手段,但第三年的時候產量大幅下降,張拉生又一次陷入了沉思。雖然絞盡了腦汁,這一次沉思給張拉生帶來新的機遇。
為尋找新的出路,張拉生驅車兩萬多公里,上河北,下浙江,去食用菌產業發達的地區考察,自費帶領村民三赴河南西峽參觀學習,他還建議交口縣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沒想到,這一建議成就了張拉生,也成就了交口食用菌產業,棗林村成為交口縣乃至呂梁市食用菌產業的奠基村和領跑者。張拉生組建了呂梁市第一條工廠化制作菌棒流水線,并且大膽采用了當時在全國尚未規模化應用的“香菇液體制種”技術。然而好事總是多磨,制種屢試屢敗,但此時的張拉生已無路可退,他只能繼續向前。終于,在100多次失敗后,屢敗屢試的“液體菌種”制作與規模化應用獲得成功。
“失之東隅,得之桑榆”。香菇液體菌種因其獨特的成本低、純度高、產量高的基因優勢,給香菇生產帶來了高品質、高產量、高效益。在示范引領與效益帶動的作用下,園區由原來的瓜菜種植全部轉到香菇種植上來,并且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此項成果也受到慕名而來的韓國專家的肯定和央視的采訪報道。
2015年,張拉生上任棗林村黨支部書記,并且兼任交口縣食用菌協會會長。張拉生對全縣香菇種植園區的菇農先后進行了130余次的義務技術培訓,并且對全縣有需求的貧困戶成本價供應菌棒300余萬棒,讓利200余萬元,有力推動了交口縣香菇產業發展。他還墊資400余萬元組建了“雙池鎮食用菌產業扶貧園區”,打造了棗林十里香菇長廊。目前,全村園區面積已達300余畝,棚室302座,種植規模近150萬棒,全年產量220余萬斤,產值1300余萬元。園區現已形成集新品種的培育與生產、菌棒工廠化加工、四季發菌、四季出菇、冷庫藏、市場交易、烘干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體系。
回想自己走過的路,幾番風雨,幾度收獲,張拉生覺得此生沒有光陰虛度,對得起社會,對得起黨。他說:“老牛自知夕陽晚,不待揚鞭自奮蹄。我村產業發展只是萬里長征邁開了第一步,在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我將以交口縣委‘三優兩區’戰略部署為發展指南,爭取為鄉村振興再做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