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種的好不如銷得好,事實也是如此。每到春耳采收中后期,產量便進入到盛期,倉庫中也就堆滿了黑木耳。隨著伏天高溫高濕的氣候變化及市場原因,價格往往會出現季節性下滑。而消費者所購買的黑木耳價格卻是有增無減。
一、增加流通環節
黑木耳采收晾曬開始,采購黑木耳的商販就會來到各木耳產區收貨。大多數的黑木耳是經過商販到產地菌戶家地頭收購,通常情況當地還會有一位經濟人,如交易成功,經濟人會賺取相應的中介費,中介費由商販出。
商販將收購的黑木耳運到地方后,對木耳進行分級加工,有的還進行造型及篩選分級。一般情況可分為4個等級,篩選后分別裝入容器,運到批發大市場店鋪待批,批發給采購商賺取等級差價。
采購商從國外或南方各地云集到黑木耳批發大市場。根據不同規格、等級的木耳定下相應的價錢進行采購,再運往全國各地。采購商回去后,將一部分黑木耳批發給當地的零售商,分散到當地城市的農貿、餐飲、干調市場進行零售。另一部分進行精包裝加工,分裝成200克、500克不等的包裝,裝入品牌禮盒,作為高端禮品,進入商超,特產店銷售。
那么篩選出來的殘次品哪去了?殘次品主要是碎耳,晾曬不好的,沒形、沒樣的末茬耳等,這些木耳營養成分,藥用價值當然存在,只是外形不好,主要銷給木耳膠、木耳粉、多糖提取等生產廠家,生產出來的產品主要用于化工、醫療、保健品、飲品及美容市場等。
余下的木耳呢?頭腦零活的栽培戶走進零售市場直銷給消費者,或登陸互聯網電子銷售平臺進行線上直銷。
二、拓展銷售渠道及策略
如想獲得更多的利潤,就要延長產業鏈,減少不必要的中間流通環節,嚴把質量關,做好產后服務,創建品牌優勢,提高影響力,擴大知名度,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趨勢。
1、嚴格把控生產流程,做到多出精品菜,把好產品質量關,無論是自銷、網銷還是統貨出售,按質論價則是市場經濟中不變的規律。
2、對黑木耳進行篩選分級,不按原字號統貨出售。如:統貨木耳每斤售價20元,進行篩選分為4個等級,1等價值40元,2等價值30元,3等價值20元,4等(木耳渣)價值10元,顯而易見,4等木耳所占比例一般不會超過10%,其它3個等級的木耳各占30%,同樣1000斤木耳,原來賣統貨2萬元,分級以后可以賣到3萬元以上,去掉分級成本,1000斤木耳分級后純利潤可多賺1萬余元。
3、以合作方式拓展銷售渠道,減少市場流通環節,可到東北黑木耳主產區如葦河、海林、綏陽等農副產品市場考察,走產業化道路,組建銷售團隊做市場營銷,打破一家一戶經營模式,成立專業合作社,做到合理分工,發揮集體優勢,可以減少基礎設施重復投資建設,提高生產工作效率。
4、創建有機、綠色、富硒特色食品基地,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加強品牌創建,樹立品牌意識,做好后續服務。結合自身特有的地域優勢,創建相應的品牌,將會直接提升市場占有率和產品競爭力。在運作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標準化工序執行。落實原料生產、加工、包裝、儲運銷售各環節質量安全監管責任,進行清選、分級、包裝成高檔禮盒進行粗加工,杜絕次品進入市場。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持久發展。(佳木斯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