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在蛟河市白石山鎮二道河村有這樣一位懷揣夢想的大學生,他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回到家鄉進行創業,種起了黑木耳,走上了致富路。這位大學生就是——孔德赫。
2008年,孔德赫毅然決定回鄉創業。通過考察發現在蛟河市白石山鎮二道河村,種植黑木耳十分普遍。返鄉后,初次創業的孔德赫將目光放在了黑木耳種植上。白石山鎮二道河村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黑木耳,孔德赫開始嘗試著種植3萬袋黑木耳,這一試,為孔德赫的創業開了個好頭。雖說黑木耳的效益好,但種植黑木耳一年四季都閑不下來。拌料、裝袋、滅菌、接菌等8道主要生產程序,全都需要人力。孔德赫開始琢磨怎么能更省時省力。
為了更好的種植黑木耳,孔德赫專程到黑龍江“取經”,學習了當地種植吊袋木耳的技術。“黑龍江的氣候和咱們這里差不多,這個技術應該不會‘水土不服’。”回家后,孔德赫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吊袋木耳的種植。事實證明孔德赫的想法是對的,吊袋木耳為孔德赫帶來了更高的收益。提起吊袋木耳,孔德赫儼然是個專家。“吊袋這一技術優勢太多,節水節電,節省人工,最重要的是節省土地,傳統的種植方式一畝地能放1.5萬袋,而吊袋能放10萬袋,而且吊袋種植出來的黑木耳厚度高,口感好,產量高,每斤價格能比大地黑木耳高出4毛錢。”有了比較成熟的黑木耳種植技術,孔德赫的“胃口”更大了,種植規模也從3棟大棚發展到6棟。
一直不斷的在進步,雖然眼下黑木耳種植為孔德赫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收入,但孔德赫并沒有在創業的道路上就此止步。今年5月,當電商這一勁風吹進白石山鎮的時候,孔德赫抓住了這個機會,從此他便多了一個身份——白石山鎮二道河村“店小二”。在二道河村的村淘服務站,貨架上擺放著各類商品和郵寄到的快遞包裹。“做村淘,不僅是為了方便村民的生活,更主要的是通過這個平臺銷售我們的土特產品,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孔德赫用自己永不滿足于現狀的熱情,一直在創業的路上前行,截止今年6月份,孔德赫的村淘銷售額已經達到15萬元左右,獲得了可觀的收入,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