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朔州大地,人們一提起吳鳳鳴,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的。贊嘆他在煤炭行業(yè)做得風生水起時,大膽轉型農業(yè)企業(yè),辦起了全國最大的雙孢菇種植基地,把廢棄的秸稈和畜禽糞便變成了白花花的胖蘑菇,不但優(yōu)化了環(huán)境,而且受益農民達數萬人之多。
2012年6月,他決定轉型農業(yè)企業(yè)。2013年8月份,一簇簇白蘑菇破土而出,在當地引起了轟動。在一片贊譽聲中,吳鳳鳴又在思考如何做國內最大的雙孢菇種植企業(yè)。2014年1月,他去荷蘭考察了雙孢菇種植企業(yè),聘請荷蘭專家設計新的生產線,建起了大型泡料隧道4條,一次發(fā)酵隧道11條,二次發(fā)酵隧道9條,配套了菇房9棟140多間,購買了世界領先的多種設備。如今,日產雙孢菇達到30多噸,年產值8000萬元,年利用秸稈6萬噸、雞糞3萬噸,形成了一條蘑菇種植產業(yè)鏈,產品銷往全國各大城市。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帶動了周邊農民的共同富裕。
吳鳳鳴的蘑菇夢變成了現實,但他仍然不滿足,又建起了一棟8200平方米的宿舍樓,把周邊的400多名閑散勞力和貧困人員招聘到公司。眼下,他正在謀劃著把這條蘑菇產業(yè)鏈再擴大很多倍,把秸稈變成能賣錢的農產品,改變焚燒秸稈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讓山陰的天更藍、水更清、老百姓的兜里更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