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雨朵鎮老君關社區食用菌生產基地的38個大棚里,村民們正忙著采摘菌菇,一筐筐鮮嫩的菌菇通過停放在基地外的大貨車,運往黔西、貴陽等地,成為市民餐桌上美味的佳肴。雨朵鎮政府工作人員范美素告訴記者,這個基地是由當地政府引資建立的,因為基地處于一個四面環山的低凹地帶,即使是在數九寒天,氣溫也比較暖和,產量不太受影響,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菌菇。這個基地,覆蓋了當地80多戶農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屬于貧困戶。每天,基本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群眾在基地務工,他們正是通過這個基地,每年掙取了不小的收入。
食用菌產業作為近年來興起的一項蓬勃發展的產業,在助力脫貧攻堅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加快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近年來,畢節市在食用菌產業發展方面,采取了五種模式,選擇扶貧帶動效果明顯的香菇、木耳、竹蓀、天麻、冬蓀等品種,總結提煉出具有推廣價值的發展模式,在帶動各地發展產業方面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據畢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五種模式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
在黔西,貴州高原藍夢菇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遠近聞名的食用菌生產企業。在這家企業的帶動下,2016年,黔西縣發展食用菌2000萬袋,總產值1.2億元;2017年,發展到5150萬袋,總產值2.31億元;2018年發展到10770萬袋,總產值2.9億元。
公司總經理陳孟談來自浙江慶元,他說:“之所以選擇把基地建在黔西,就是看中這里生態環境好,溫度適宜,非常利于食用菌的生長,能種出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2013年,在黔西縣政府的引進下,公司入駐黔西,采取黨建引領食用菌產業發展,通過“黨支部+公司+合作社+標準化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實行“五統一”,即統一制定生產技術標準、統一組織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服務、統一繁育供應菌種和菌棒、統一由合作社按生產技術標準組織出菇管理、統一由公司按保護價回收加工銷售,推廣應用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技術。
這種做法主要是企業與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企業負責菌棒供應、技術指導、產品回收和銷售;合作社發動農戶組織生產,協調企業與農戶之間的關系,保障雙方利益;農戶負責出菇管護。
為了促進該產業的穩健發展,產業發展的當地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支持;龍頭企業建設食用菌示范生產和菌棒生產基地,向合作社、農戶提供穩定合格的菌棒供應、專業的技術服務以及產品銷售渠道;合作社有效組織農戶進行出菇生產管理;企業、合作社、農戶三者之間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農戶必須受過專業的技術培訓,具備一定的出菇管理技能。
其成效表現為,企業立足目標市場,建立一個品種統一、質量較穩定的食用菌產業發展基地;合作社可持續壯大帶動更多農戶或為農戶提供就業支持;農戶掌握了香菇等食用菌種植技術,可以獲得穩定的經濟效益。
此外,實施“1+10+N”裂變發展方式,以 1 個產業示范園區為核心、帶動 10 個標準化示范種植區、再由示范種植區帶動若干農戶。同時采取“N+1+9”產業技術扶貧模式,即分片區選派 若干個熟練的專職技術主管,到出菇基地提供技術服務,以 10 戶種植戶(貧困戶)為一組,培養 1 戶示范戶、帶動 9 戶種植戶(貧困戶),每戶培訓一個技術明白人,采取邊干邊學、邊學邊干的方式,手把手將香菇種植技術教給種植戶,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做給種植戶看,達到每戶種植戶(貧困戶)都有一技在身,從而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有效保證了香菇標準化生產技術落地生根、發芽成長。
“公司+農戶”發展模式
地處大方縣大方鎮關井村四組的“貴州烏蒙騰菌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種植林下天麻和冬蓀為主的企業,該企業主要是與政府或農戶(含貧困戶)簽訂種植協議,公司提供菌種、菌材并派技術人員在基地負責指導農戶種植食用菌,農戶以土地、勞動力等形式入股。目前,公司在大方縣慕俄格、果瓦、鳳山、六龍等鄉(鎮)帶動農戶500余戶建立林下天麻和冬蓀種植基地4000余畝,種植農戶戶均年收入600至5000元。
這種模式主要是公司與農戶合作建立種植基地,農戶以土地、勞動力等形式入股,公司以菌種、技術入股,對采收的農產品進行平均分配,公司簽訂最底保護價并按市場價收購農戶分得的一半產品。
產業發展的當地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和政策支持;龍頭企業建設有穩定的生產基地,能穩定供應合格菌棒,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和固定的銷售渠道;企業、農戶兩者之間有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同樣,農戶必須受過專業的技術培訓,具備一定的出菇管理技能。
其成效表現為,企業可根據目標市場發展穩定的冬蓀等食用菌產業基地;農戶實現“三變”,同時可以掌握冬蓀等食用菌的種植管理技術,獲得穩定的食用菌種植收益。
“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發展模式
納雍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納雍縣經濟開發區,是一家從事食用菌菌種繁育、菌種和菌棒生產銷售、食用菌種植加工和銷售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公司按照市場主導、公司運作、政府引導、金融支持、科技支撐的原則,產業鏈首端工程技術中心和菌棒廠由企業自行投入生產,中端出菇大棚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訂單模式由農戶經營,末端產品銷售由企業負責。
這種模式主要是公司(工程技術中心)將菌種和菌棒產銷經營所獲利潤的60%分配給納雍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公司留40%;食用菌大棚設施栽培基地采用訂單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公司與合作社簽訂保護價收購協議,實行隨行就市收購,按照“51112”進行分配,每一個生產周期結束后,將合作社純利潤的50%分紅給易地扶貧搬遷戶、10%用作獎勵星級示范戶、10%分紅給土地流轉戶、10%作為村集體提留、20%用作合作社產業發展基金。
產業發展的當地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支持;龍頭企業建設穩定的生產基地,向農戶穩定供應合格菌棒,提供技術服務及產品銷售渠道;企業、農戶之間建立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合作社技術人員和農戶也必須受過專業的技術培訓,具備一定的出菇管理技能。
其成效表現為,企業根據目標市場對冬蓀等食用菌的產品需求建立基地;農戶實現“三變”,并隨同企業的生產經營掌握冬蓀等食用菌的種植管理技術,獲得穩定的食用菌種植收益。
“政府+企業+村集體合作社”發展模式
地處織金縣三甲街道木戛居安作壩組的“貴州美味鮮竹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織金紅托竹蓀菌種研發、栽培、加工銷售、技術推廣和服務、竹蓀種植基地開發及建設的公司,公司按照“政府指導、企業帶動、農民參與”的發展模式要求,采取“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訂單收購的運作管理模式,按照“六統一管理”,即統一品種、統一種植標準、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檢測、統一標識、統一銷售和保底收購農戶種植的竹蓀產品。
這種模式主要是村集體將財政扶貧資金與村合作社入股,企業與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企業負責菌棒供應、技術指導、產品回收和銷售;合作社發動農戶組織生產,并協調企業與農戶之間的關系,保障雙方利益;農戶具體負責出菇管護,產生效益后,村集體先提留3萬元,其余部分按照村集體占40%、村合作社占50%、農戶占10%的比例進行分紅。
產業發展的當地財政扶貧資金入股,建設穩定的生產基地,穩定生產供應合格菌棒,提供技術服務和固定的銷售渠道;合作社有效組織農戶開展生產管理;企業、合作社、 農戶三者之間建立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農戶通過技術培訓和實操訓練,掌握了一定的竹蓀種植管理技能。
其成效表現為,企業立足目標市場,建立品種統一、質量穩定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合作社持續壯大后,帶動更多農戶發展食用菌種植,或為農戶提供務工增收;農戶掌握竹蓀等食用菌種植技術,從發展產業中獲得穩定的經濟效益。
“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
地處織金縣熊家場鄉的“健剛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 經營經濟林種植和生豬、肉牛的飼養與銷售,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貧困戶以項目產業發展資金按照戶均2萬元資金作為資本入股合作社共同發展。合作社與貧困戶簽訂相關入股分紅協議,項目投產后,將利潤按照每年6%的分紅比例進行兜底分紅給貧困戶。
這種模式主要是合作社與農戶合作建立種植基地,貧困戶以項目發展資金、土地、勞動力等形式入股,合作社與貧困戶簽訂相關入股分紅協議,項目投產后,按照每年6%的比例進行兜底分紅,2年一次性付清給貧困戶。
產業發展的當地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支持;龍頭企業建設穩定的生產基地,穩定供應合格菌棒,提供技術服務和穩定的銷售渠道;合作社能夠有效組織農戶進行生產管理;企業、合作社、農戶三者之間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農戶通過技術培訓,掌握了一定的竹蓀種植管理技能。
其成效表現為,企業立足目標市場,建立品種統一、質量穩定的食用菌產業發展基地;合作社持續壯大帶動更多農戶發展食用菌種植,獲得穩定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