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尚玉玲)早秋時節,在遼寧省海城市西四鎮后剪村的食用菌基地大棚里,村民們正仔細查看菌絲生長情況,并互相探討技術,大家言語之間都期盼今年有個好收成。
西四鎮地處大遼河左岸,素有魚米鄉村的美譽。依靠豐沛的水資源,當地村民的水田種植和水產養殖形成規模,農民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2004年,村委會主任胡榮哲胡榮哲帶著村民四處考察項目,學習技術,為村里引回了新產業——反季節食用菌種植。當年,后剪村6戶村民每家拿出15萬元本金,踏上了反季香菇的種植之路。原本,大家計劃用兩年的時間收回所有投入,然而出乎意料,他們不僅在當年收回了所有投入,每家還有盈余。就這樣,后剪村100余戶村民陸續加入了食用菌種植行列。
作為后剪村的“當家人”,胡榮哲帶著村民發展了新產業,并逐步形成了菌棒生產、食用菌種植、儲藏、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不僅為后剪村的村民開辟了致富奔小康的新路,還為全鎮食用菌產業的壯大打下了堅實基礎。隨著種植技術的成熟和種植規模的增加,村民們總結出一套適應本地氣候的種植技術,特別是菌棚雜菌的控制技術,讓很多專家都稱贊。
目前,西四鎮逐步成立了13個食用菌合作社,建設了600余棟香菇大棚,全鎮香菇年產值1.9億元,純收入8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