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走進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萬店鎮高廟村7組菇棚內,孟余剛正在翻看菌棒養菌情況,投資十余萬元新建的鋼構大棚,擺放菇棒多,采摘時節省人力,上方利用滴水灌溉,節水又降溫。
2017年,孟余剛嘗試種植一萬袋香菇,收入七萬元,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有了致富的發展信心。2018年,孟余剛先后籌措十余萬,并申請兩萬元小額扶貧貸款,在老房子周圍建起新式菇棚,擴大規模,發展袋料香菇兩萬余袋,由于技術有限,那一年收益并不理想,只收回本錢。香菇種植不能光靠運氣,還得有過硬的技術,才能真正豐產增收,孟余剛自此便苦心鉆研香菇種植技術。
區鎮扶貧部門、人社部門每年會組織兩次香菇種植技術培訓,孟余剛積極參加。能人帶動、技術培訓,再加上孟余剛自己吃苦耐勞的奔勁,孟余剛的香菇種植規模越做越大,2019年,共種植兩萬六千余袋,2020年,共種植三萬余袋。
香菇種出來了,如何拓展銷路,是擺在孟余剛面前的一道難題。起初是自己找銷路,他將剛采摘、成品好的鮮菇,運到白沙洲市場,找人收購,其余香菇烘成干菇再賣,菇型好、花色好,深受收購商的喜愛。后來,收購商與他協議,上門收購,現在香菇不愁銷,每年能掙20余萬。
自己富了不能忘記鄉親。孟余剛的基地每年能吸收周圍十幾戶村民務工,同時還能帶動村民種植香菇增收。
2019年,為滿足村內香菇種植大戶的發展需求,該村籌措資金110萬元,新建包括香菇制棒生產車間、香菇烘干車間、種植大棚以及鮮菇儲存冷庫的基地,打造從種植、采摘、加工的鮮菇、干菇生產產業鏈。
孟余剛信心滿滿的說:“下一步,我想借用這個香菇基地,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帶領村民們一起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