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位于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壺山街道上端頭村的食用菌農業大棚,一種“科技+農業”新型致富模式正在這里萌生:通過在大棚頂部搭裝多晶硅太陽電池組件進行發電,打造食用菌光伏農業基地,較好地解決了發展新能源跟大量占用土地的矛盾,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共贏。
“這是浙江省首個‘菌光互補’項目。將農業生產和光伏發電有機結合,基地年發電量可以達到2850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6500噸,減排二氧化碳10000多噸”武義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朱義劍熱情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基地的光伏電站項目總投資6500萬元,總裝機容量5100千瓦,占地面積約100畝,為農光互補發電項目。該電站利用食用菌基地凈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的大棚頂部搭裝18889塊多晶硅太陽電池組件進行發電,經逆變、升壓,以10千伏專線接入變電所的并網方式接入電網系統。
以光伏電站代替原先大棚頂端的遮陽網,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底部的食用菌生長生產營造了更好的環境。在負責人李國洪看來,食用菌種植產業的難度在于要維持大棚的濕度、溫度,其主要成本除了菌種,便是日常制冷設備的耗電。在大棚頂端建起光伏電站,并網之后便可直接用于基地日常供電。他表示,目前,基地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將在近期完工。
“武義縣推廣清潔能源,在大棚頂部建起光伏電站獨具特色。同時還聘請省農科院專家指導探索香菇四季栽培新技術,有效促進科技與農業的深度對接。‘菌光互補’光伏電站不但每年向國家電網源源不斷輸送清潔能源,香菇新技術栽培在專家團隊的幫助下也有了新突破。如今,武義已創出畝產鮮菇100多噸、畝收入超100萬元的雙百科技項目,成為當地科技推廣示范園。”李國洪介紹說。
如今,該縣還研發建立香菇周年化高效種植模式,一舉突破香菇傳統種植模式季節性強、勞動強度大、產量質量不穩定的瓶頸制約。由于香菇生產環境要求高,即使加上塑料大棚,原先香菇一年通常只能收兩季。這幾年,武義聯手省農科院攻關研發,建起了7天能收一茬、冬暖夏涼的溫控大棚,菇農的年收益能夠翻幾番。食用菌光伏農業基地為當地現代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成了菇農走向富裕的橋梁。
據了解,近年來,武義縣加大食用菌產業建設力度,推進食用菌生產設施的升級改造,推動了食用菌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培育了年產值20萬元以上的專業大戶52戶、年產值100萬元以上的家庭農場9個、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