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2個月10天。”以“天”計數的歲月,該是何等珍視的日子。這不是年歲,也無關愛情,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的黨齡。一次給學生們講課,他脫口而出這一連串數字。與黨這份綿綿不絕的情緣,令同學們深受觸動。
李玉1944年生于山東濟南,從1978年考取吉林農業大學微生物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開始,他就和菌物研究結下深厚情緣。畢業后,他放棄了出國機會,專攻我國菌物學科和產業研究。
李玉人物素描 郭紅松繪
李玉如今被稱為“木耳院士”,致力于菌物科學和工程產業化研究40多年,構建了全新的菌物系統分類體系,從技術支撐到產業孵育,帶動上萬貧困戶依靠食用菌穩固脫貧,為推動我國食用菌產業和菌物學科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李玉還在吉林黃松甸、汪清等地栽培木耳……他的小木耳幫助多地農民脫貧致富,形成大產業。
“不忘初心就是在為黨為國為民服務時,讓科技更加閃光。我想把一切獻給黨,真正為農民做點實事,決心要和農民做朋友,做出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實實在在的科技成果。”李玉平靜卻有力地說。
如今,李玉在科研上的貢獻已具有世界影響力。作為中國為黏菌新種命名的第一人,他還帶領團隊研究中國的菌物資源基礎,尋找到的6萬余份標本與菌株,都是靠雙腳踏遍原野森林,靠雙眼一寸一寸搜尋得來的。“我很希望更多農民能跟著我種好蘑菇,賣好價錢,通過蘑菇來致富。用我們的科學成果真正指導產業創造新局面。攀高峰不是一個人攀高峰,不是一篇文章攀高峰,而是要真正讓成果落地,改變當地面貌。”與農民一起摸爬滾打,李玉將對黨的深情與初心深深根植在田野、大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年過古稀的李玉將目標鎖定在美麗鄉村建設上,希望把食用菌產業繼續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