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后的大別山,云霧繚繞、綠意蔥蘢。安徽省岳西縣百步村駐村第一書記周輝走進村級扶貧企業——思民公司查看菌棒的生產情況。
2017年7月,周輝主動向中國石化組織部申請并被選派到岳西縣百步村擔任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岳西縣地處大別山腹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百步村更是山高路遠,產業基本為零,能人大戶多半外出務工,山田荒蕪失耕較多。

為了說服周邊群眾支持流轉土地發展產業,周輝利用晚上多次組織扶貧夜校,向大家普及木耳種植知識,介紹村內發展的規劃。會后,他又一家一戶地去征求意見,談心拉家常,慢慢解開他們心中的疙瘩,最終12戶村民簽訂了土地租賃協議。為了讓村民放心,周輝又組織公司和村兩委商議,土地租金每年按一定比例增加,或者把土地作為資源入股到公司中作為股金,確保村民的利益,給村民吃了一顆定心丸。
百步村采用
“公司+村集體+農戶”的模式,由中國石化出資建設桑枝木耳基地,成立岳西縣思民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發展桑枝木耳產業。2019年,該基地實現年產值610多萬元,為村集體和群眾帶來收入160萬元。
桑枝木耳產業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木耳采摘后的菌棒如何處理又成為一個難題。周輝想,發展產業帶動群眾致富增收是好事,但是也決不能污染環境,把好事做成壞事。
為了解決菌棒處理的問題,他四處咨詢,尋求解決辦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一位教授告訴他,木耳采摘后的菌棒木質素不減,并且木屑中雜質較少,菌棒是發展生物質顆粒的良好資源。聽到教授的講解,周輝就像打了一劑興奮劑,覺得在百步村發展生物質顆粒產業是個能創收且環保的好辦法。
如今的百步村已建成年產能200萬棒桑枝木耳菌棒生產車間和占地25畝現代農業示范園,越來越多的群眾依靠產業發展鼓起了腰包,甩掉了“窮帽”,踏上小康路。周輝說,百步村要努力把脫貧致富奔小康建在“產業鏈”上,讓“產業鏈”成為帶不走的扶貧工作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