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由安徽省宿州學院、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管委會、中科(宿州)創新園主辦,安徽農業大學皖北綜合試驗站、埇橋區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協辦的“深化校地合作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埇橋區羊肚菌和大球蓋菇現場種植示范活動”在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順利舉行。
據悉,為深化校地合作,用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宿州學院特意組建由17名博士、教授及地方農業領域專家組成的現代農業生態循環應用研究團隊。該團隊依托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開展新型食用菌推廣示范,依托安徽農業大學皖北試驗站進行菌種培育、種植新模式探索及新品種馴化試驗,依托埇橋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及宿州學院農業生態與環境實驗室進行新型食用菌種植土壤養分、營養組成及質量安全檢測。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羊肚菌畝產鮮菇500-800斤,干菇50-80斤,按干菇市場采購價500元每斤計算,畝產值2.5-4萬元,每畝純利潤1-2.5萬元。大球蓋菇畝產鮮菇5000-6000斤,將8噸農作物秸稈作為培養基,按市場采購價5元每斤計算,畝產值2.5-3萬元以上,每畝純利潤0.8-1.5萬元。今年,他們將在宿州市推廣種植210余畝羊肚菌。
針對宿州市目前在種植羊肚菌、大球蓋菇因缺乏專業技術指導而導致的投入成本大、銷售價格低、種植規模散而小、市場競爭力低的現狀,當地特意舉辦了此次現場種植示范活動。
活動現場,相關負責人通過邊講解、邊示范的方式,向大家詳細介紹了發展新型食用菌的必要性以及種植羊肚菌和大球蓋菇的技術要點等內容,廣大種植戶受益匪淺。
此次活動旨在提升宿州市羊肚菌與大球蓋菇的種植水平、種植規模及市場競爭力,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菌菇種植實用人才,推動埇橋區特色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未來三年,他們還將在宿州地區推廣種植羊肚菌1000-2000畝,大球蓋菇500畝左右,其它新型食用菌500畝左右,預計將帶動300余名種植戶增收致富,并為3000余名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