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食物觀”深化明確拓展新蛋白來源的戰略地位
聯合國發布的2022《世界人口展望報告》中預測,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超過90億。糧農組織估計農業生產須增加70%才能滿足需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尋找高質量的蛋白質替代來源,將微生物食物產業的培育壯大置于保障糧食安全的突出位置,是大力發展面向人民生健康科技的時代選擇。我國食用菌產業已成為繼糧、油、菜、果之后種植業中的第五大產業,食用菌自身即“糧菜合體”的“大食物”屬性,將其作為新型食用蛋白來源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
2.以新質生產力引領發展向食用菌產業提出時代之問
“新質生產力”的提出為新時代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需要依靠農業新質生產力,以及農業新質生產力與各領域新質生產力融合互動。隨著智能作物監控等技術的創新應用,食用菌產業逐漸走向智能化、精準化和高效化,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生產率極大提高,產業邊界得以拓展,不同產業交叉融合引領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面對種質資源創新和標準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發、集成與示范等重大攻關任務,如何強化科技和數字向食用菌產業發展賦能,促進河北省食用菌產業向“新”發力,培育新質生產力以迎合市場消費的新熱點,提升市場競爭力,是河北省食用菌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必須回答的時代之問。
3.集約化工廠化轉型趨勢提出技術穩定性的緊迫要求
西方國家已具備了成熟的食用菌工廠化技術,我國食用菌產業仍處于由技術進步帶來的快速增長期。雖然食用菌種類繁多,除雙孢菇、金針菇、杏鮑菇和真姬菇等少數菇種采用國外引進的全程工廠化生產模式,大多數不適合世界流行的工廠化生產模式,大部分地方特色品種仍處于簡單農法生產階段。但食用菌集約化工廠化生產已成為大勢所趨,也是眾多食用菌企業開始探索的重要方向。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及地方特色品種選育、標準化綠色栽培關鍵技術與生產裝備研發、地方特色食用菌加工技術研究、標準化生產示范和品種知識產權保護支撐技術等技術攻關和穩定性問題亟待攻克。
4.食用菌企業將推動高品質菌菇市場搶跑海外新賽道
全球食用菌市場正在擴大,國際市場極易接受來自本國之外其他國家的食用菌產品。我國在珍稀食用菌種植方面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可滿足國際市場需求,各類食用菌企業不約而同地探索工廠化生產模式,了解西方國家的價值鏈和商業鏈,向海外開拓中國高品質的食用菌市場,企業出海是當前深挖國際市場的重要渠道。從“產品出海”轉變為“企業出海”,不僅是向海外國家供應食用菌產品,而且推進中國食用菌“出海”進行“本地化”的生產經營,尋求新的盈利空間和更有競爭力的資源。西方市場主要的消費趨勢變化如多維度健康需求、對食材的重新認識和重視、對環保及可持續解決方案的關注等為我國食用菌在國際市場上提供了更大的機會,同時對我國食用菌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要求。(作者: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食用菌創新團隊產業經濟崗 李含悅 呂雅輝 張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