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智創未來。8月26日-28日,由中國鄉鎮企業協會主辦、中國鄉鎮企業協會食用菌產業分會、中國食用菌商務網承辦的“中國鄉鎮企業協會數字經濟專業委員會成立暨2024食用菌產業數智化創新發展大會”上,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上海市農科院原副院長譚琦與會者做了《以新質生產力助推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
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
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是引領現代農業變革的根本動力,也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符合農業發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標,為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機遇。發展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要突破傳統農業理念和思維,樹立系統性的大食物觀和大農業觀,培育新型農業勞動者和企業家,強化農業前沿科技研究與運用,積極培育拓展涉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新質生產力對推動我國香菇產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具體體現在備料、裝袋、滅菌、出菇、出菇品質、產品升級等方面。
新質生產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推動我國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意義重大。
在食用菌產業方面,新質生產力催生的新模式主要包括草腐菌分工合作模式、木腐菌工廠化生產模式、木腐菌集中工廠制棒,設施分散出菇模式等,應用前景可觀。
新動能方面,新質生產力可助力加快食用菌新品種選育、實現基礎研究突破、發展食用菌栽培為核心紐帶的綠色循環農業經濟。
發展新質生產力還將催生新產業,未來應抓住利用食用菌蛋白(菌物蛋白)的風味和性質開發替代動物蛋白,開發新利用途徑;還可開發基于食藥用菌的大健康產品,比如藥物、保健品、護膚品;以食用菌菌絲體為基礎開發建材、包裝材料、菌絲體皮革等新材料同樣具有廣闊前景,尤其是將菌絲體材料作為皮革替代品,是一種兼具成本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理想方案。
(本內容根據中國鄉鎮企業協會數字經濟專業委員會成立暨2024食用菌產業數智化創新發展大會上的報告PPT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