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當下,千家萬戶分散式的小規模生產模式制約食用菌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傳統生產模式的菌棒加工勞動強度大、設備投入成本高,且裝袋不均勻,質量難以保證,產品市場供應也不平衡。10月22日晚在天津天保國際酒店會議廳舉辦了“香菇工廠化、智能化、周年化、塑料大棚保溫新技術”座談會,來自湖北荊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應華與到場代表分享了香菇工廠化種植新技術。
湖北荊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應華
丁應華介紹,香菇產業在我國已經得到穩定發展,但是生產模式相對落后帶來的成本、人才、質量安全等問題也使從業者充滿危機感。在我國,菇農對香菇栽培模式的創新從沒停止過,從菌種的季節適應性、生產環境的改變、機械設備的研發、生物轉化率的提高等方面,一直在不斷地進行著探索與變革,通過機械化發展香菇工廠化,解決人工依賴問題,主動化解當前缺乏勞動力的危機,是香菇產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出路。
香菇工廠化生產技術與傳統栽培模式相比較有哪些優勢?丁應華總經理談到了十大方面的創新突破:一是菌種創新,改變了長期以來菌種退化生命活力差,影響質量產量的問題。二是生產配方得到改進,縮短了出菇時間。三是裝袋創新,解決了接種后封口污染和用工問題。四是養菌創新,養菌轉色時間更短,只需70--80天的周期。五是創新了補水方法,提高了每潮出菇量。六是出菇管理全部實現智能化,只要輸入管理數據程序,香菇生長就可以按照程序規定的環境生長,改變了傳統管理方法用工多、質量差的難題。七是智能化管理下可提高菇品品質,生長出頂級花菇。八是智能化塑料保溫大棚既能保溫、保濕,還能保持氧氣供應,且能耗少。九是出菇時間短,每次菌袋出菇只要50天。十是80%的生產工序都實現了自動化、機械化操作。
最后,丁應華表示,未來香菇工廠化栽培技術的推廣難度會很大,如何進一步壓縮栽培周期、降低能耗、釋放人工勞動力等,都是在接下來的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創新和完善的課題,但香菇工廠化、智能化生產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他也認為香菇工廠化、智能化的生產既保證了市場的需求,又保證了產品質量,真正迎合了時代的發展需要,中國的香菇工廠化生產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據悉,由中國菌物學會、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天津市農科院聯合主辦的全國第十屆菌需物資博覽會于10月21日至23日在天津隆重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