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正值農忙季節,沿著花安高速前行,走進貴州安順西秀區黃臘鄉八寨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菌種大棚,空氣里彌漫著陣陣菌香,幾個月前種下的食用菌如雨后春筍,長勢喜人,正迎來豐收的采摘季節,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伴隨著歡聲笑語,讓原本安靜的小村莊熱鬧了起來。
“30多個大棚,現在都已經進入了采摘期,第一批采摘完能有10萬斤左右,以每斤4元的訂單價銷售至廣東深圳等地,產值高達40萬元。現在看著大棚里的食用菌長勢喜人,我們都很高興。”村計生主任王明育告訴記者。
自“春風行動”以來,八寨村有效利用閑置土地資源,整合壯大村集體的發展資金、農業支持的產業發展資金、紅十字會支持的產業滾動資金及正在申報的產業子基金,發展了60余畝的香菇種植基地,同步引進福建的一家公司來合作,建設了年產1000萬棒食用菌棒廠,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
“我們的菌棒廠去年9月投產,套袋機10臺,日產菌棒5萬棒,按照1個4元計算,日產值達20萬元,截止到去年底菌棒廠已完成300萬菌棒出廠,實現產值1200萬元,目前屬于安順規模較大、唯一一個雙膜的食用菌棒廠,直接帶動貧困戶產業分紅22戶,帶動貧困戶就業50余人,一般農戶百余人。”王明育說,八寨村大部分年輕人外出務工,土地大都閑置荒蕪,現在村里發展食用菌,不僅使土地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還大大增加了富余勞動力的就業機會,改變了全村的生活狀況。
“以前都習慣種植水稻、包谷等農作物,收入很低,我們缺少技術,沒有發展的路子,不懂種什么才能賺錢。去年村干部在政府的幫助下引進食用菌種植項目時,我們都很擔心,因為沒技術經驗,不會種,就把土地流轉給了合作社,一畝有800元,現在還可以在這里務工,總算是安穩下來了。”貧困戶葉小蓮說,現在看著菌棒大豐收,以后還可以分紅,心里很高興。
“現在已經建好的大棚有100個,每個香菇大棚可培育菌棒1萬個(1季),每年可生產2季,1個菌棒可出香菇2斤,每斤5元,100個香菇大棚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000余萬元,比種植傳統農作物強多了。”王明育高興的說。
現在村合作社與公司簽訂食用菌產銷協議,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保底價進行回購,規避市場風險,最大限度保障農戶利益。
“我加入合作社,有土地流轉費,現在還參與務工一天有100元的工資,年底還有分紅,收入大大增加了,村干部在實施項目時,充分考慮我們的困難,為我們出謀劃策,消除了我們發展致富的后顧之憂。”一直在基地務工的伍小寬感慨地說到,“在家門口也能上班掙錢,這個日子才是真正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