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木果鎮食用菌生產基地里,機械轟鳴,兩名工人正在將廢木料粉碎成“木面”,用于制作菌棒。“每天能生產20噸左右,可加工十幾萬個菌棒。”
位于云貴高原腹地、烏蒙山東側的崇山峻嶺之中的木果鎮,是六盤水的極貧鄉鎮之一。過去,種植食用菌的這片土地,村民只用來種植包谷和洋芋,大半時間處于摞荒狀態,收入單一。可如今,這里一切都因小小的菌包,開啟了致富路。
近年來,木果鎮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推、農戶參與的發展形式,積極引進菌種培育及菌菇深加工項目,2017年,建設年產量2000萬棒的食用菌加工基地,在當地一山洼“上馬”。今年,一期工程中的240個養菌種菌大棚投產,建成冷庫1個。截至10月24日,共產出香菇150余噸,銷往四川、云南等地,甚至出口緬甸,銷售一空,賣了130余萬元。
據介紹,該基地旺盛期時,每天有近百工人務工,工資讓群眾生活得到了改善。其中部分村民,學得技術后還承包了大棚種植,收入相當可觀。
木果鎮食用菌種植加工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如今已打造出“菌種培育→鮮菇生產→菌菇深加工→線上線下傳媒營銷→蘑菇主題特色農業小鎮”的全產業體系。技術上同中科院、華中農業大學、貴州農科院、云南大學等國內相關科研院校有了廣泛合作。該項目農戶用了200畝土地入股,已支付土地分紅金8萬元,涉及農戶46戶,其中貧困戶10戶。
“根據基地食用菌種植規模,每年平均需消耗樹枝3萬噸,農戶可將房前屋后及田地內的廢棄樹枝售賣給菌包加工基地,按450元/噸回收廢棄樹枝計算,每戶可增收3500元/年,預計可帶動3000戶,還能不斷戒掉當地群眾喜歡焚燒廢枝的習慣,實現經濟與生態效益雙贏。”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體現的不光是就地取材,還變廢為寶,還達到發展生態循環產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