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來到位于隨縣三里崗鎮吉祥寺村的宏盛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但見一個個香菇大棚緊密整齊地鑲在道路兩側的田地里。掀開一個大棚,菌棒上一朵朵香菇長勢喜人。冬日的山間寒風陣陣,這里卻透著紅火的生機。
宏盛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蔡述宏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集中制棒80萬棒,自種35萬棒、出售45萬棒,預計年總收入可突破850萬元。”
近兩年,隨州市農業農村局積極推廣“集中制棒、分散出菇”新模式,香菇種植走上標準化生產之路,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提籃小賣華麗轉身市場新寵
香菇是菌類中的“靈芝草”,素有“蘑菇皇后”之稱。隨州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跨北緯31度到32度之間的桐柏山腹地,植被茂密,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是生產優質香菇的黃金區域。
據相關史料記載,隨州香菇由來已有數千年歷史。它生長在山間腐朽的闊葉樹木上,產量小。到唐宋時期,香菇作為“八大山珍”之一,走上大戶人家的餐桌。
進入上世紀七十年代,少數村民從山上砍回櫟木,嘗試著種植香菇。但由于缺少種植技術,產量低、品相差,形成不了規模。菇農將少量的香菇裝在籃子里拿到集市上坐地叫賣,只能換回一些油鹽錢。
計劃經濟時代,香菇只能由外貿局進行出口,收購價格低,但直接運到廣州,一斤可以多賺8元。
1981年,有“膽大”的三里崗人收購了16斤香菇,用蛇皮袋提到廣州,一下賺了100多元,相當于一個普通國家工作人員近4個月的收入。
此事一傳十、十傳百,三里崗提袋下廣州賣香菇的人與日俱增。隨著香菇經濟的快速發展,僅從三里崗市場上購買香菇已滿足不了香菇經銷者們的需求。他們深入全國香菇主產區購買香菇,運回三里崗,經剪腳、整裝后運至廣州市場銷售。催生了一批香菇“經紀人”、香菇經銷大戶,隨州常年從事食用菌交易的經紀人有3.4萬人,活躍在全國各大食用菌市場有5000余人,常駐境外的經銷大戶60多個。
40年后,誰都不曾想到隨州成為全國最大的香菇集散地,被譽為“中國香菇之鄉”。
點木成金鋪就村民致富之路
走進隨縣三里崗鎮吉祥寺村,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老人半身銅像,戴著眼鏡,深情地望著這片土地。褚紅色大理石上鐫刻著隨州香菇產業“開山鼻祖”楊新美的“隨州故事”。
1978年,楊新美教授在三里崗鎮楊家棚村木瓜園播下了人工栽培段木香菇的星星之火,從此香菇致富的種子撒遍隨州。
“40年前,我們這里還是‘三里一道崗,連年鬧饑荒’的貧困鄉鎮。如今富裕了,得多虧楊新美教授。”說起楊新美,楊家棚村黨支部書記蔡建明滿懷感恩。
1978年,華中農業大學楊新美教授看中了三里崗良好的種植條件,帶領弟子羅信昌、呂作舟等人到楊家棚村木瓜園,將其作為全國第一個香菇良種選育及人工栽培段木香菇生產基地,選育出適合隨州生長的優良菌“7925”“7929”。1980年,楊家棚村種植香菇2萬棒,收入20多萬元,是以往農業總收入的5倍多。當年,楊家棚村人均香菇純收入過千元,名不見經傳的窮山村成了全市首富村,聲名遠揚。當地至今還流傳著“一年種菇建新房,二年種菇娶新娘,三年種菇存銀行,四年種菇奔小康”的諺語。
科技創新香菇產業迅猛發展
隨著段木香菇種植的風起云涌,對櫟木需求量越來越大的同時,櫟木資源開始逐漸緊張起來。一時間,原料缺乏和生態破壞,嚴重威脅到香菇產業的生存和發展。
為解決破壞生態和資源問題,1996年,隨州從浙江慶元、河南泌陽引進袋料栽培技術,大大節約了林木資源,迅速擴大了香菇生產規模,壯大了香菇從業人員隊伍。
“從沒想過我們這窮山溝,能種出袋料香菇!”在殷店鎮大東嶺村村民眼里,一個個小香菇長得十分可愛,像盛開的小傘,“這就是我們農民的‘致富傘’!”說這話的是該村菇農萬祥成,他三年前買下了2萬個菌棒,為他帶來了近20萬元的收益,在家門口實現了種菇脫貧。
素有窮山溝之稱的大東嶺村,昔日連照明電費都交不起。為了幫助他們脫貧,縣里專門派了技術人員到該村蹲點,手把手地給老百姓傳授香菇栽培技術,現在該村有90%以上的農戶完全掌握了香菇栽培技術,今年全村生產香菇220萬棒,預計純收入可突破2000萬元。
火車跑得快,還需車頭帶。隨州近年香菇產業發展迅猛,離不開一批香菇產業示范帶頭人。他們是宣傳隊、播種機,讓香菇這小小的“致富花”開遍隨州的每個角落。“帶領貧困戶致富,這不只是我眼下的任務,更是我終生奮斗的夢想。”宏盛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蔡述宏對記者說,他用了5年時間,帶動三里崗鎮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香菇,現在這些貧困戶都成為種植大戶或小老板。
如今,隨州已經形成了以三里崗為中心的隨南地區,以殷店、草店為中心的隨北地區,以廣水吳店為中心的廣水北部地區的香菇種植格局。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有10多萬戶農民直接從事香菇種植,香菇及相關產業創造的就業崗位超過30萬個,有3100多個貧困戶靠
種植香菇脫貧致富。
“香菇種植生產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三里崗鎮八一橋村黨支部書記張大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香菇每袋投入4塊多,刨去成本,行情好時每袋可賺10元左右,一戶菇農利用閑暇時間種菇5000袋,7個月就可獲利5萬多元。
為培植香菇產業發展壯大,隨州市多次召開香菇產業基地建設座談會,對隨州香菇產業基地建設及香菇產業發展進行研討。并立足香菇產業發展實際,提出了到2021年,隨州計劃建成香菇標準化生產大棚4萬個,集中制棒基地250個,種植規模達到4.5億棒(袋),年干鮮香菇產量10萬噸,產值達到200億以上,出口創匯達到6億美元以上。
來源:隨州日報 作者:吳財榮 鮑亞忠 汪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