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對江鎮龍場村食用菌基地里,村支書正在指導村民分揀滑子菇。林下經濟的發展,不僅盤活了資金、土地等資源,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穩定的收入。看著一朵朵精挑細選的滑子菇被裝箱運走,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前人荒山栽樹作貢獻,后人林下種菌奔小康。二十世紀末,貴州省勞動模范胡索文在龍場村種樹三十載,綠化了一座座山坡,讓“光頭山”搖身一變成了千畝林場。如今,龍場村利用千畝林場以“材”生“財”,發展林下松茸、滑子菇等食用菌產業,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通過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公司”的模式,龍場村種植香菇、滑子蘑7.4萬棒,年產值達318萬元,帶動建檔立卡戶貧困戶187戶930人脫貧致富,戶均增收1.2萬元以上。
聚焦鄉村特色創建循環產業
松樹林是天然的種植“大棚”,發展林下食用菌產業既能減少成本,又有助于菌絲菌棒恒溫保濕,提高食用菌質量,林下生產的食用菌微量元素含量是大棚的2.6倍。
對江鎮利用金星社區和灣子社區的300畝良田,與龍場村建立
“旱稻種植→秸稈粉碎發酵制菌棒→林下食用菌種植→廢棄菌棒形成有機肥種植旱稻”的循環生產模式,構建出綠色有機食品生產鏈。
為了高效利用資源,對江鎮積極探索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建立“以林富產、以產養林”的生態產業。通過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龍場村節約生產成本20萬元,生產效益預計提高30萬元,使村集體合作社帶富能力大幅提升。
整合多種資源帶領群眾致富
據了解,龍場村整合縣鄉資金120萬,建立1600平方米的加工車間和600立方米的制冷車間,通過篩選、烘干、制冷等方式對食用菌進行分類、分級處理,有效提升食用菌附加值和產品競爭力。同時,村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繼續和廣西北南食用菌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公司管理技術和經營優勢,不斷擴大食用菌種植規模,發展壯大林下經濟。
今年,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利用100萬元扶持補助資金和發動農戶自籌的102萬元資金發展種植700多畝松茸。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種植1000多畝食用菌,預計年收益318萬元,增加村集體經濟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