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內,29歲的馬振龍正用顯微鏡查看菌類質量,嚴謹細致,與平日和村民在一起勞作的形象判若兩人。
有人憧憬異鄉打拼的積極上進,有人鐘情于扎根故土的默默耕耘。這個實驗室承載著返鄉青年馬振龍的故土田園夢想,放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新希望。
實驗室在他的菌類培育基地內,基地就在山東省單縣蔡堂鎮李寨村村西頭。這里有食用菌智能化立體吊袋大棚28座,標準化立體發菌室4座,現代化液體菌種培養無菌室及生產流水線車間各1座。
在這里,燒鍋料(樹枝、秸稈、玉米芯)經過數道工序制作成菌包,成為培養基,然后放在合適的環境下培育菌類。各種菌類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使用過的菌包成為田間有機肥,連菌包的袋子都可以再利用。
生態循環農業產業鏈下是鄉村青年立志反哺家鄉的志向和多年默默耕耘的成果。去年,400萬余袋菌包為基地帶來近千萬元的收入。今年,日益成熟的技術可日產菌包3萬袋。
傳統的菌包培育用的是固體菌種,培育發菌有風險且時間較長,他從技術入手,研究發菌快、周期短、成本低的液體菌種。攻克技術難關,少不了交點“學費”。去年,從常壓滅菌轉變高壓滅菌時,多出0.3的壓力,讓一萬袋菌包破損,損失幾萬元。
馬振龍成立了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民在家門口就有活干、有錢掙。基地里干活的村民多是馬振龍的長輩,他們不能外出務工,在基地也有固定收入。越來越多年輕人返鄉也帶動鄉村產業不斷發展。
鄉村要振興,需要引進人才,更重要留住人才。剛開始創業時,馬振龍大學同學在基地幫忙干了一年,之后回到山東農業大學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菌物學。兩人已經約好,研究生畢業后再續前緣,回到基地共同發展。
通過同窗好友,馬振宇與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在高新技術的支撐下培育出更多高效益菌類。破解鄉村振興的人才瓶頸問題關鍵一點就是要改變人才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局面,讓更多年輕人到農村投資創業,帶動鄉村人氣旺起來。如今的李寨村已成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菌類等特色種植產業正拓寬村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