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產業是“菜籃子”工程的重要保障。是全市“3+4+N”現代農業體系冠軍產業之一。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把食用菌產業作為群眾增收和蔬菜保供的一盤“大棋”、一著“活棋”。切口雖“小”,產業做大了,產業鏈做“活”了,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的路子越走越寬。2021年,全區食用菌種植規模達到2110萬袋,實現鮮菇產量0.7萬噸。
堅持規劃引領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南鄭區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將食用菌作為全區農業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大力發展。建基地、強品牌、拓市場、延鏈條,把食用菌產業打造成為“短平快”的增收致富產業。2019年,南鄭區出臺《關于加快設施農業發展實施意見》。兩年來,以湘水為中心,輻射胡家營、圣水等周邊鎮村的食用菌產業板塊快速聚集,產業帶初步形成。全區發展食用菌2000萬袋以上,提前一年完成計劃任務。2021年,制定了南鄭區《“十四五”食用菌產業發展計劃》。到2025年,按照以香菇種植為主,羊肚菌、滑子菇、大球蓋菇等特色食用菌為輔的發展思路,以促進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為重點,建成以湘水鎮、漢山街道辦、胡家營鎮、黎坪鎮為中心的香菇集中產區;以圣水鎮、青樹鎮、新集鎮、黃官鎮為主的羊肚菌、滑子菇等特色食用菌產區,全區累計發展食用菌3000萬袋。配套建設保鮮庫60個,烘干室120個,規劃建設以冷鏈、物流、加工、銷售為重點的食用菌集散中心1個。不斷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實現統一制袋、統一生產、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形成規模化、設施化、工廠化的產業發展格局。
堅持專業協會為紐帶做靚做優食用菌品牌。南鄭區以“味見漢中”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于2020年7月成立了食用菌協會,聚集骨干龍頭企業、各類經營主體、高素質農民等會員單位35家、個人49人。整合全產業鏈優勢資源,抱團謀發展、組團拓市場。構建以專業協會為紐帶的共生、共享、共贏組織架構和服務體系。會長楊冬學是南鄭區招商引進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帶頭人。在湘水鎮發展袋料香菇100余萬袋,帶動當地發展食用菌360萬袋。漢山街道辦山珍食用菌種廠發揮30余年食用菌生產經營和菌種培育優勢,為全區食用菌人才培養和菌種供應提供了支撐。南鄭樂豐收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率先創辦了陜南食用菌集散中心,借助蘇陜協作平臺、農產品消費扶貧832平臺和省工會扶貧產品供應平臺,組織銷售食用菌70萬公斤,銷售收入3000余萬元。陜西同心創發農業公司通過參加食用菌展示展銷、直播帶貨等線上線下宣傳營銷手段,簽訂滑子菇訂單120戶、24噸,訂單收入25萬元。以食用菌協會為主體,引進福建、四川等7家外商入駐南鄭,在青樹、圣水、黃官等鎮流轉土地1000余畝發展羊肚菌。2021年,全區培育龍頭企業3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34家,注冊食用菌商標11個、設立專柜5個。
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南鄭區在政策、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重點扶持食用菌產業發展。2021年,全區累計投入涉農整合資金1915萬元,建設食用菌項目12個。進一步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村集體經濟組織出資代建、企業(大戶)承包經營、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脫貧戶分紅的模式,支持產業發展壯大。在全區大力推行租賃分包、勞務用工、訂單生產、技術服務等多種模式,同心創發公司積極探索“借袋還菇、借棚還菇”模式,把農戶嵌入食用菌產業鏈上,實現產業增收、勞動就業、入股分紅。堅持“請進來、走出去”,食用菌技術人員深入經營主體、產業基地開展產業調研、交流和指導。組織重點鎮辦、企業和協會會員到寶雞、楊凌、留壩等地觀摩學習,邀請食用菌專家、教授對產業發展問診把脈,推動全區食用菌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堅持防范化解風險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南鄭區積極投保食用菌等高風險農業產業。2021年,區政府財政支持500萬元用于農業保險,鼓勵食用菌產業發展戶購買保險。通過政府、經營主體、承保單位三方承擔,共同防范化解產業風險。受今年強降雨影響,胡家營鎮石谷寺村光芝食用菌廠大水漫灌,直接經濟損失20余萬元。區農業農村局立即開展核查災情、協調理賠工作。承保單位第一時間開展定損理賠,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全年累計賠付食用菌產業發展戶16戶、439萬袋、42萬元。
南鄭區堅持“小步快走”,把食用菌冠軍產業做精做細、做優做強,讓群眾在產業鏈上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2021年,全區65戶產業發展戶種植食用菌1050萬袋、基地務工3500余人、入股分紅600余戶,戶均增收13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