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普蘭店區同益村香菇產業園:現代化生產小香菇 村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發展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現代化的產業項目讓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日前,在大連地區最大的香菇生產基地、普蘭店區同益街道同益村香菇產業園里,小小香菇在“現代化”生長環境和“現代化”生產方式下“破棒而生”,讓大山深處的鄉親們聞到振興路上的“飄味兒香”。
每座香菇大棚長90米、高6米、寬16米,透風、光照、溫濕度剛好,僅這樣的大棚,全園區就有33座。具有20多年養菇經驗的園區技術總管李來東說,香菇生長在這樣寬敞明亮的現代化大棚內,它的品質和產量都有了保障。處于群山環抱的同益村是如何建起這樣規模的大棚?三年脫貧攻堅讓同益村徹底擺脫了貧困,下一步如何發展產業,讓村子在鄉村振興中穩步發展,讓村民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當時村里的老書記想到了常年在外打工的本村村民于勝昔。
于勝昔,今年45歲,在外打拼多年,已有成規模的企業。老書記找到他,于勝昔二話沒說便答應下來。從去年開始,他考察市場,很快便將香菇生產項目確定下來。當時,自己的想法是,要建就建最好的、最現代化的,無論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生產技術及生產管理和銷售方式,這樣的項目才會使村子振興之路更長久。
于勝昔投資600多萬元,對村里原有的大棚區進行整合,又引進100萬個最新品種遼撫4號“0912”香菇菌棒,這些都讓香菇擁有“現代化”外部生長環境。
園區18號棚內運用香菇生長的“現代化”技術,高大的鋼架上智能式“微噴”從根根“小奶嘴”中吐出的絲絲水霧,滋潤菌棒、調濕調溫。
鋼架下,10多名男工開動移動式自動輸水機為菌棒注水,保持菌棒濕潤度,促小香菇出棒生長。
這些技術都是目前香菇出菇最先進的技術,從4月開始到11月結束,每年可“養”7茬香菇,100萬棒,總產量在100萬公斤,銷售收入800萬元,訂單銷售到日本和韓國。
目前,合作社已有40多戶村民申請加入。園區還將帶動農戶建香菇大棚,合作社負責提供技術指導、供應菌棒、銷售香菇,每座棚每年可收入6萬元。
據介紹,到今年年末,合作社可發展百戶村民建棚“養”菇。此外,合作社還將安排500名村民到園區務工,目前,已在菇棚里打工的100多名村民每人每月可掙3000元。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