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食用菌大國,食用菌總產量占到全球80%以上,但距離食用菌強國卻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菌種。目前,我國80%以上的食用菌菌種依賴進口。其中,雙孢菇90%是美國品種,金針菇80%用日本品種,杏鮑菇80%是日本種源……每年因為菌種專利產權需要向進口國支付高額的費用。
過去30多年間,日本白色金針菇品種主導中國金針菇市場,國內生產企業每年需重金外購母種,日產100噸的企業每年需支付200萬~300萬元菌種使用費,每年支付的金針菇品種使用權費用超3000萬元,對于金針菇生產企業而言,目前菌種使用成本尚在可接受范圍內。但種源受制于人、單一品種的一枝獨秀,所潛在的風險不容忽視。從業者擔憂,有一天可能陷入“卡脖子”危機。
菌種問題近年也引起了行業重視,一些科研單位、生產企業也在積極培育自主研發的菌種,但我國食用菌菌種種源安全現狀堪憂,種業小、散、弱,對外依存度極高。目前,我國食用菌栽培品種有80多種,形成商品50余種。規模化栽培30余種,帶有外國種源血統的品種占80%,產量占75%。如何破解食用菌大國,“菌種小國”的難題,值得行業深思。
大多企業不重視自主育種
從內部來看,我國大多食用菌企業存在“育種不如買種劃算”的心態,缺乏雄厚的自主育種創新實力和戰略眼光。從國際上來看,海外企業在銷售設備時會提出免費送工廠設計,實際上這是一種捆綁策略,讓國內食用菌企業無法擺脫。
過往一段時間,國內食用菌產業比較急功近利,忽視需要長期投入的優良菌種選育工作,尤其是大型工廠化栽培企業普遍使用國外良種,造成所謂“菌種小國”的觀感。食用菌菌種自主研究勢在必行,這不僅是產業安全的需要,也是選育優良品種的需要。
理論上,我國是世界上野生菌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全世界已被發現的可食用菌大約2000多種,中國就有900余種,能夠人工栽培的菌種近100種,形成商品的約50種。然而,其實99%的野生資源并不好,必須通過雜交集中親本優點,才能得到高產優質的品種。就像目前我國很多野生品種的口味只適合當地人的消費習慣,一旦要在市場上推廣開,就必須進行改良品種,育種不難,難的是篩選。篩選工作量很大,花費很大,這就必須要和企業合作。高校去做方法研究,科研機構側重育種技術方面,企業承擔起育種工作。
專家一致認為,打破“菌種小國”的困局,一定要加強產學研合作。高校種質資源豐富,育種技術先進;企業對品種篩選能力強,成果轉化快。由此,高校與企業,科研與生產,走到了一起,成為利益相關的合作伙伴。
2017年啟動的第三輪福建省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將金針菇育種列為重點子項目,并提出了“3年追趕、5年超越、10年引領”目標。該項目由福建農林大學牽頭,與萬辰生物合作,旨在發揮雙方優勢,在較短時間內突破國外種源壟斷。2019年育成的“農萬金8號”,產量與品質已接近日本品種“T022”;2020年育成的“農萬金9號”,品質與“農萬金8號”持平,單產超過“T022”。目前,“農萬金9號”已在萬辰生物廣泛使用,在白色金針菇領域實現對進口品種的替代。最近,他們又選育了一個茶色金針菇。
或許十年內打破困局
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強力支持下,我國食用菌菌種自立自強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選育出一批白色金針菇、黃色金針菇等工廠化食用菌專用品種,農業式食用菌生產使用的新品種也得到進一步加強。宏臻生物研發的黑牛肝,在國際上是領先的。我國企業規模比較大,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在這幾年中幾乎全部實現了國產化。
實際上,我國在野生食用菌馴化栽培方面一直走在前面,茶樹菇、黑皮雞樅、鹿茸菇、羊肚菌等都是近年來馴化成功的。在菌種自主化道路上,應該創制更多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菌種,大幅提高我國食用菌栽培優質菌種的自主率。
但要實現菌種自主化首先要有足夠大的種質資源庫,才不會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清平帶領的團隊,翻越各地山川河谷,構建最大的野生食藥用菌活體菌種庫。據悉,目前已馴化3000余株野生菌種,成功馴化得到45屬96種687株食藥用菌,包括白肉靈芝、芬娜金針菇等珍稀菌。
專家認為,現階段菌種的卡脖子還不能算完全解決,但是已經朝突破的方向努力了。雖目前大規模種植的食用菌還是國外的品種。但是,這兩年發展也很快了,國內培育的品種也在逐漸地推廣應用了,包括牛肝菌、金針菇、香菇、繡球菌等等。國內選育新品種的速度遠遠高于國外,因為國家比較重視。以金針菇為例,預計五年左右,國產化達到70%。所以,未來十年左右時間,我國將徹底撕掉“菌種小國”的標簽,讓我們拭目以待。(來源:食用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