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陽網搭建的香菇棚內,密密麻麻排滿了好幾層毛頭毛臉的“家伙”,那是菌棒。李樹林一把抓起這個看看,再拿起另一個看看。他正在檢查香菇菌棒,剛剛才采摘完一茬香菇,這批菌棒縮短了許多,營養成分幾乎殆盡,到了要換新菌棒的時候了。
這是位于陜西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北梁村的香菇種植基地。17個大棚組成的基地,可容納4萬根香菇菌棒;棚后邊的平地處,新的香菇棚正在搭建中,建成后,兩處大棚將可擺放8萬根菌棒,如果按一根菌棒產2斤鮮菇來算,8萬根菌棒可產出16萬斤的鮮香菇,這是一筆不小的生意。這一片是歸村集體所有的香菇基地,“老村長”李樹林正是這個基地的兩名管理人員之一。
62歲的李樹林有長達21年任村干部的經歷,1990年任胡巷村村委會主任,1993年任胡巷村黨支部書記,并一直在這個崗位上工作到2011年。談及擔任村干部時的工作,他還記憶猶新。“一開始建學校,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然后是大面積栽種核桃樹。”李樹林介紹,當時在胡巷村推廣核桃栽種,規模近千畝。核桃的原生苗一般要十年才能結果,而胡巷村的村民在縣林業局專家的指導下,采用了嫁接技術,三年就能結果!
當時國家有退耕還林政策給予的補貼,但并非每戶村民都接受種核桃,于是李樹林挨家挨戶上門做思想工作。如今,胡巷村的核桃人均栽種面積達3畝,近幾年,村里的核桃產量很好。李樹林說,人均每戶賣核桃能收入一、兩萬元。
2011年11月卸任村支書后,李樹林當了三年的監委會主任。2018年9月,在村委的推薦下,他成為了北梁村香菇種植基地的管理人員。
“剛開始搞時,不知道怎么養。”李樹林說,村里的香菇種植基地是跟一家企業達成合作,對方提供菌棒、技術支持,并承諾銷售。“一開始出來的香菇都小,密密麻麻。后來有了技術才知道,香菇不能長太密,要把一些摘掉,菌棒上稀一點,才可以長大、長好。”說起這10個月對種植香菇的摸索,他迅速打開了話匣子。
“到要出香菇的時候,要拿著菌棒相互敲打,菌棒里的菌絲被打斷之后,才會長出子實體。”他在介紹出菇技巧時十分興奮,這些都是在技術員的教授之下他實踐而來的經驗。在香菇種植上,他從一竅不通到現在已是半個專家。“那時技術員一天來兩次還不夠,我一遇到問題就給他們打電話,多的時候一天得打好幾個;現在技術員來的次數少了,他們講了原理之后,靠我自己摸索。”
香菇種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很多細節需要注意,難以離開人。李樹林每天忙忙碌碌:栽植、澆水、檢查大棚情況,大棚的遮陽網白天要揭開,晚上得蓋上。正因如此,李樹林幾乎住在大棚旁。
李樹林的辛苦是有回報的。作為村集體所有的產業,去年基地的香菇效益不錯,給貧困戶分紅3萬多元,每戶貧困戶分紅300元。除了分紅外,香菇種植也給村民提供了增收的機會。李樹林介紹說,去年大棚只上了2.1萬個菌棒,香菇采摘時請了7、8個工人,工期4-5天,每人可以賺100-140元/天。今年新香菇棚建成,8萬根菌棒全擺上,到采摘階段用工需求也會增加,一天可能得十幾個人。
隨著香菇種植規模的擴大,北梁村對這一產業有了新的計劃。“如果貧困戶愿意,可以把香菇棚分給他們,他們自己管理、自己采摘,采摘的香菇由村里統一收回來,賣出去之后再跟他們算錢。”李樹林說,正在擴建的香菇棚正在考慮貧困戶的承包計劃,目前村里對此已經達成一致意見。
“現在基地里建了一個冷庫,香菇采摘后可以進冷庫儲存,冷庫旁邊再建烘干樓……等到秋季我們可以自己制菌棒,現在購買的菌棒價格高,一根要5.18元,自制菌棒的成本才3.2元左右,每根菌棒可以節省大約2塊錢。”原來,李樹林對香菇產業已有了“雄心勃勃”的發展大計。
2018年,李樹林多了一重身份——碧桂園“老村長”。在他的幫助下,碧桂園進村開展定點幫扶工作,資助貧困學生,并在有用工需求的情況下給貧困戶提供工作崗位。李樹林笑說:“這么大歲數了,現在還能給村里出點力,我感覺挺好的。”
據了解,碧桂園將針對結對幫扶的14個縣進行黨建扶貧模式下的“紅色旅游”開發,耀州是其中一條紅色專線。在北梁村,碧桂園將依托陳家坡會議舊址的紅色旅游資源,助其開發紅色旅游,通過設立導游崗位、在紅色專線銷售農特產品等多種途徑實現精準脫貧。而據李樹林介紹,下一步,村里將香菇產業與碧桂園黨建扶貧游結合起來,把香菇采摘鏈接到旅游路線上,助力香菇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