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走進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紫薇壩區一家食用菌基地,可見一排排菌棒整齊排列,菌棒上朵朵黑木耳長勢喜人,20多名群眾正在井然有序地忙碌著采摘、晾曬等工作。
據了解,紫薇壩區屬泥砂堆積土壤,易澇易旱,農作物產出效益低下。然而,經專家調研,區域內的氣候、土壤、水源等資源要素非常適宜發展食用菌產業。2012年前后,這片土地上曾先后發展黑木耳、香菇等種植,但由于配套設施不足、技術欠缺加上管理不善,群眾未能盈利,食用菌產業被按下了暫停鍵。
發展總是在曲折中前進。按照印江自治縣“2+N”產業的發展和東線黑木耳示范帶規劃布局,紫薇壩區迎來新轉機。通過搶抓壩區建設,總結了失敗的經驗教訓,紫薇鎮食用菌產業再度被提上議程。結合最新的種植技術標準,紫薇壩區高標準推進水、電、路、大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徹底解決了易澇易旱等問題。同時,由龍頭企業梵天菌業公司全程技術指導,保底價回收黑木耳,解決種植產銷問題。
近年來,紫薇鎮搶抓壩區建設重大機遇,聚焦產業“八要素”,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緊緊圍繞全縣“2+N”產業布局,流轉土地356畝,建設標準化大棚64個,帶動80名貧困人口就業。
“紫薇壩區充分利用梵凈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向縱深發展。目前,我們在鎮內流轉土地356畝,種植食用菌203萬棒,目前已陸續進入豐產期,預計今年將會達到669萬元的產值,為群眾提供勞務收入140萬元以上。食用菌這一朝陽產業為群眾提供了就業平臺,開拓增收致富渠道,為下一步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產業保障。”紫薇鎮黨委書記汪明熱情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