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到專家,他扎根遠安深山23年,先后榮獲全國食用菌行業(yè)先進工作者等稱號。從校園到田間,他走遍遠安每個香菇種植村,通過研發(fā)新種植技術和品種,提升了遠安香菇質量和產量,為遠安贏得“中國香菇之鄉(xiāng)”的美譽,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就是遠安香菇產業(yè)領軍人——焦海濤。
1998年,焦海濤從華中農業(yè)大學植保系畢業(yè),在同學們紛紛到國內外大城市發(fā)展的時候,他卻主動來到遠安縣,默默從事食用菌研究工作。
遠安縣香菇種植起步早,初到遠安,焦海濤將如何選育新品種,確定為首先要攻關的課題。他在當時率先采用原生質體技術進行了香菇品種選育的實驗,成功選育出森源10號、森源14號等8個香菇新菌株,使香菇生產污染率由原來的10%降到1%以內,花菇率高達70%以上,增產高達23%。
2016年以來,他繼續(xù)加強品種系統(tǒng)選育和雜交選育,新選育出“香菇森源30號”新品種,近幾年每年推廣100萬袋以上,在湖北、河南、湖南、重慶等省市廣泛種植,每年為農戶增收3000萬元以上。
近年來,我國香菇產業(yè)迅猛發(fā)展,伴隨著香菇種植面積的擴大,市場日趨飽和,為讓優(yōu)質菌種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給菇農帶來更多收益,焦海濤將機械化、標準化生產作為突破重點,公司引進食用菌拌料機、裝袋機、裝瓶機、接種機等機械設備,新機械投入使用后,他根據(jù)生產需求對機械設備進行改良,獲得了多項實用專利,從而使全縣菌種生產成品率上升到99%以上。同時,他還將珍稀食用菌羊肚菌、金耳、球蓋菇等引種到遠安種植,并取得初步成功。
為提高桑黃、金耳、羊肚菌等珍稀食用菌品種在遠安生長的適應性,提高成活率,在引進新品種的同時,焦海濤不斷對新品種進行雜交選育,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種植技術。
焦海濤告訴記者,做香菇和珍稀菌品種的雜交選育工作,主要是為了選育更適合遠安氣候環(huán)境特點的品種,從而在遠安種植推廣。
為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種植水平,根據(jù)遠安實際情況,他總結出《無公害食品香菇袋栽技術操作規(guī)程》,作為香菇生產的唯一省級地方標準發(fā)布。遠安也以健全的食用菌標準化和配套體系,被納入“全國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區(qū)”和“湖北省香菇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qū)”。
20余載,焦海濤把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遠安食用菌事業(yè),在香菇新品種研發(fā)和香菇產業(yè)化征程中,解開一個又一個難題,征服了一座又一座高山。他先后承擔國家重點星火計劃項目、國家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10多項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他本人也先后榮獲全國食用菌行業(yè)先進工作者、三農科技服務金橋獎、湖北省農村實用拔尖人才、湖北省食用菌行業(yè)“十大杰出中青年人才”等榮譽,擁有4項省科技成果登記證書。2019年9月被授予“荊楚工匠”榮譽,以他名字命名的“焦海濤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被市總工會授予市級重點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