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緣,一腔愛,五十幾年的執著與探索,從青春到白發,國際知名真菌學家及醫學營養學家、安發國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高益槐將自己的一生付予食用菌事業。
高益槐教授。林翔 供圖
福建古田因盛產銀耳、香菇等食藥用菌而聞名全國,為中國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古田不但是中國人工栽培銀耳、香菇、竹蓀的技術發源地、聞名全國的食用菌之都,而且是培養中國菌業人才的“搖籃”。而在一系列閃亮的中國菌業人才中,高益槐是一個怎么都繞不開的名字。
與菇結緣 “創新型農民”初露崢嶸
6歲那年,高益槐隨父親去城里看《白蛇傳》。看完戲后,高益槐沒有沉浸于其中的愛情故事,唯獨對可以治病救人的“仙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仙草是什么?它們的療效從何而來?怎樣才能懸壺濟世?沒想到這幼年時期深藏于心底的童言稚語,竟成為高益槐日后一生的志向和使命。
1968年,在上山下鄉的浪潮中,高益槐成為了一名知青,開始了上山下鄉的勞動。但就像高益槐所說的那樣,如果每個人都做同樣的事,歷史就不會發展。所以即便是作為上山下鄉時期的農民,他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創新型農民”。
插秧時,高益槐發明三點一線式插秧法,不僅比別人插得快,而且插得直,人們贊他為“活的農民專家”;野鴨成為農村的公害時,高益槐用橡皮筋和木板制作了很多像老鼠夾似的板夾,撒上谷子作為誘餌,一下抓了很多野鴨……當時的高益槐就已經是一個愛動腦筋、喜歡創新的青年了。這種心態和性格貫穿了他整個人生,也體現在他的科學研發方面。
上山下鄉時期,雖然體力勞動十分繁重,卻讓高益槐有了了解食用菌的機會。不管風霜雨露,不管荒山野嶺、森林山間、田野草叢,高益槐每天都要去觀察各種菌菇的生長規律。那段生活,不但沒有磨滅高益槐的信念,反而鍛煉了他的體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也為之后菌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
十年潛心 “科技財神爺”名揚四方
20世紀80年代初的古田,成為馳名全國的“銀耳之鄉”。這一股方興未艾的食用菌熱潮召喚著高益槐。1986年,在農大留校任教的高益槐向學校申請停薪留職,毅然走出農學院的“圍墻”,回到家鄉古田縣工作。
高益槐教授指導實驗。林翔 供圖
從人工草菇的育種、栽培,逐漸拓展到香菇、銀耳、竹蓀,彼時的高益槐對菌菇的研究逐步深入,在現代化種菇方面的理論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在此基礎上,他想要用理論知識去解決一線菇農面對的實際問題,把科學知識用于實踐。
回到家鄉,高益槐全身心地投入到菌菇課題的研究中,勇敢打破當時中國學術界“理論和實踐”分離的現象,把最新成果迅速用于菇農的生產實踐,先后研發出了竹蓀和靈芝的仿生栽培新技術,成功提取了銀耳多糖、香菇多糖及蟲草多糖等重要成分,為食、藥用菌及醫療科學做出了突出貢獻。
1989年,高益槐在姚淑先、彭兆旺、彭兆燧、戴維浩等人的共同協作下,取得了銀耳人工高產栽培技術的新突破。借由媒體的報道和當時科技政策上國家實行的“星火計劃”,種菇被看做是典型的脫貧致富項目,一時間全國多家機構相繼來聘請高益槐做技術顧問,請他幫助解決種菇遇到的各種難題。
從1982年農大畢業到1992年出國,在食用菌領域,高益槐取得了兩大突破——育種和栽培。同時,也為全國各省市培訓了2萬多名農民技術員,帶動一方農民走上了致富之路,為行走在脫貧致富大道上的中國農村注入了一劑良方。
從那時起,福建古田這個“食用菌之鄉”便與高益槐的名字,緊緊聯系在了一起。高益槐也被當地農民譽為“科技財神爺”,名揚八閩大地。
求學海外 “長白云之鄉”獨旅生涯
1991年,在高益槐對育種、栽培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以后,他開始研究菌菇的升華成分和藥用價值,希望把這些天然產物轉化為能夠治病救人的藥品。為何香菇可以消炎?為何竹蓀可以防腐?他們背后的治病機理又是什么?這些疑問縈繞在他心頭,吸引著他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我想是到了挖掘這些秘密的時候了,但是國內當時沒有研究真菌醫學營養的設備和條件,只能選擇出去。”高益槐回憶起當時出國的情景。1992年,剛過完42歲生日的高益槐做出了離開故土前往新西蘭的決定。
在毛利語中,新西蘭被稱為“Aotearoa”,意為“長白云之鄉”。在這個遙遠的太平洋南部島國,高益槐心里的科研種子從遙遠的中國古田漂洋過海,在片綠意盎然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高益槐教授與國際知名專家交流探討。 林翔 供圖
海外的求學之旅異常艱苦,高益槐每天的生活就是家—實驗室兩點一線,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科研上,每天在實驗室的顯微鏡下觀察菌絲體、孢子、鎖狀聯合……國外優秀的科研氛圍、先進的技術、豐富的資訊手段等,讓高益槐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開始研究各種菇類的醫學營養成分、結構和提取。
在大型真菌子實體內發現多糖D6,在天然藥物領域的“三效關系”理論和生化提取技術,在新西蘭研究的日子里,高益槐成果頗豐,連續獲得兩項國際發明金獎,受到各國學術界的關注和肯定。
除了攻關科研之外,更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這是高益槐不同于傳統科學家的地方。在實驗室的研究成功以后,他邁入企業的創業浪潮中。他認為只有把實驗室里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工業化的生產,才能真正地造福于更多的人,真正實現科技經濟的現代化。
心系桑梓 “狂飛亦知還”大有可為
上山下鄉期間,高益槐努力學習各種農業技能,用各種務農技巧為身邊的農民指點迷津;古田的銀耳熱潮興起后,他毅然選擇停薪留職,用所學到的知識幫助農民脫貧,成為播撒星星之火并燃起燎原之勢的全國科技帶頭人……回望過去,高益槐的科研事業,發源于古田農村,也深深地扎根于古田農村。面對生于斯、長于斯、學于斯的家鄉古田,高益槐一直牽掛心間,深懷一份對故土的桑梓之情。
寧德當地的海洋生物資源豐富,但其中的藥用價值被人忽略;古田盛產香菇,菇腳的藥用價值比菇蓋更高,卻以每袋幾元的價格被出售;出國前太子參的加工方式是切片和泡酒,十幾年過去后依舊如是……面對家鄉滯后的藥材加工方式,高益槐深感憂慮。他表示,科技創新是產業發展的靈魂,如果不能利用科技進行深加工,那么產業的增值也就無從談起。
2005年,高益槐將安發福建生物科技園落戶在自己的家鄉寧德。這個園區不僅要承載原材料的生產,還包括產品的深加工、國家化的市場銷售網絡,打造完整的經營管理鏈條和大規模的高科技產業園區。
從貧瘠的農村飛向繁華的都市,從簡陋的鄉間課堂飛向大學講臺,從古老的東方故土飛向神奇的西方世界。如今,高益槐載譽而歸,并在多年的實踐中,把寧德當地的農產品資源充分利用和帶動起來,對這些資源進行精深加工,以生物科技帶動食品業、醫藥業、輕工業即有關的第三產業,推動經濟提升,為解決“三農”問題貢獻了自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