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柞水縣:農金服務助力小木耳變大產業
發布時間:2022-01-07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陜西省柞水縣地處秦嶺南麓,因盛產木耳的最佳適生樹種柞樹而得名。近年來,柞水農商銀行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促進木耳產業逐漸向“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開發、品牌化營銷”方向發展,建成木耳專業村44個,帶動6944戶貧困戶穩定脫貧,戶均增收5000元,占全縣產業扶持戶總數的67.7%。
“雙基聯動”,信貸投放有“準度”。該行深入開展“雙基聯動”工作,以“農商行+村兩委+農戶”的服務新模式實現基層黨組織和農商行的深度合作,建立覆蓋全縣所有村(社區)的“雙基聯動”工作站81個,組織客戶經理進村入戶,對全縣3.5萬戶農戶進行全面建檔,摸清全縣群眾經濟發展及金融需求情況,2021年上半年共授信35億元,全縣授信面達到97%。
產業推動,打造品牌有“熱度”。“三方施肥”,聚焦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政府+農商銀行+企業”聯手融資戰略,農商銀行貸款100萬元,配套政府平臺投資200萬元,帶動企業自籌380萬元,累計整合資金680萬元,興建柞水縣木耳研發中心,形成羊肚菌、金木耳、靈芝等珍稀食用菌試驗示范區、地栽黑木耳新優品種示范區、白玉木耳新優品種示范區、食用菌文化展示區和陜西省科學院食用菌優良菌種保藏選育及技術研發中心“四區一中心”,帶動全縣食用菌產業技術轉型升級并打造出以木耳和食用菌文化為主題,總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木耳文化主題生態圈。
“三產融合”,聚焦集體經濟建設。按照“基層支部+集體經濟組織+貧困戶”融合發展路徑,柞水農商銀行投放180萬元支持西川村集體經濟木耳吊袋基地建設,同時,配套財政產業扶持資金208萬元,帶動農戶入股資金100萬元,村集體公司自籌100萬元,累計整合資金588萬元,先后發展吊袋木耳大棚105個、200萬袋,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實現總產值2000多萬元,人均增收達2000元以上,帶動西川流域4個深度貧困村590戶、1783名貧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三保落地”,聚焦產業鏈條建設。該行積極響應政府抵押質押、政府風險承擔、政府分紅保障的“三保”政策,共投放信貸資金1.28億元,配套資金7000萬元建成西川、金米、蔡玉窯等7個菌包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達到1.1億袋。積極調整信貸投向,將業務重心逐漸向核心產業輻射區內的個體經營傾斜,對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主貸款利率在原基礎上下調360個基點,全力支持產業發展。2021年6月末,僅個體工商戶貸款就較年初增1.61億元,占全部新增貸款的42.9%。在柞水農商銀行的支持下,金米木耳產業園等“木耳主題”鄉村旅游產業集群如雨后春筍,帶動周邊農家樂、民宿等產業悄然升溫。
科技帶動,線上服務有“速度”。該行突出優勢產品支撐,圍繞“秦e貸”、“秦V貸”兩大線上核心信貸體系,陸續推出“e農貸”、“e商貸”、“小V稅貸”等多款線上貸款產品,全面實行數字化轉型,將客戶逐漸向線上渠道分流,為廣大木耳種植戶提供安全、便捷、優惠的“居家”金融服務。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