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 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柯炳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之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農林牧漁并舉,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作了全面具體部署。本文就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更好保障糧食安全,談幾點體會和認識。
大食物觀是新時代的糧食安全觀
為了更好地理解“大食物觀”,首先需要厘清幾個重要概念。
糧食:包括谷物、豆類、薯類。我國現在糧食生產構成的比例約為:水稻30%,小麥20%,玉米40%,其他粗糧2%,豆類3%,薯類折糧(5比1)占4%。
谷物:這是國際通行的分類方法,指所有禾本科作物的可食籽粒。包括稻谷、小麥、玉米三大作物,以及大麥、高粱、谷子、燕麥等其他各種雜糧。
口糧:這是我國近年來的特殊用法,只包括稻谷和小麥兩種產品。在所有的官方文件中,都是如此。這是我國現階段實際上的主糧。
食物:包括所有可以食用的東西,除了糧食之外,還包括畜產品、水產品、瓜果蔬菜等。大食物觀,指的就是全部食物。
在吃得飽問題還沒有獲得很好解決時,糧食安全問題,主要就是糧食的安全保障問題;而在已經實現了全面小康、奔向現代化的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糧食安全的核心問題已經由如何讓廣大人民吃得飽轉變為如何讓廣大人民吃得好。解決吃得飽,主要靠糧食;而解決吃得好,不僅僅要靠糧食,更要靠畜產品、水產品和瓜果蔬菜等,并且各種產品包括口糧,也要求更高的質量。這就是“大食物觀”的本質要求。這也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糧食安全問題上的具體表現。
糧食安全的原本含義,就是大食物觀意蘊的糧食安全,而不僅僅是口糧的安全。
從我國農產品生產、消費和貿易統計數據看,也充分反映出了大食物觀的要求。1978-2022年期間,在生產方面,我國的人均糧食產量從317公斤增加到487公斤,增幅為54%;人均肉類產量從8.9公斤增加到65.4公斤,增幅為6.3倍;人均水產品產量從4.8公斤增加到48.6公斤,增幅為9.1倍,即人均肉類生產和水產品生產的增幅遠遠超過糧食生產的增幅。在消費方面,人均糧食消費從196公斤下降到137公斤;人均肉類消費從8.5公斤增加到47公斤,即人均糧食消費減少了30%,而人均肉類消費增加了4.5倍。在農產品貿易方面,2022年和2023年,我國農產品的凈進口額分別為1377億和1352億美元,其中飼料糧(大豆、豆粕、玉米)和畜產品凈進口額占比均為84%;這意味著我國農產品的進口主要是為了滿足畜產品消費需求。此外,我國的大米、小麥和水果盡管也是凈進口,其主要原因不是國內生產數量不足,而是因為國內生產的質量不足,而進口產品的質量更好,價格也低。
綜上,新時代國家糧食安全的本質要求,就是大食物觀的要求,即:廣大人民需要的是更少而更高質量的口糧,更多并且更高質量的畜產品、水產品和瓜果蔬菜產品。
建設農業強國就是補糧食安全短板
建設農業強國,直接關系到更好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設農業強國的目標,就是以大食物觀理念,補國家糧食安全的短板;并且在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實現農民增收和生態環境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農業強國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要立足國情農情,體現中國特色,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這五強的要求,很全面,既包括了具體目標,也包括了實現路徑。
筆者的理解是,供給保障強,要求的是數量要充足(在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很少的基本國情下,這意味著單產水平必須要高);競爭能力強,要求的是質量要好,成本要低。這兩句話合起來就是,我國的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產量要高,質量要好,成本要低。在這三個方面,不僅要求不斷提高自我發展水平,并且要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產量要高,質量要好,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要求;而成本要低,是保障農民增收以及減少資源投入的要求。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成本的降低,就意味著農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態環境的改善。這也是現在世界農業強國的共同特點和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業生產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縱向比較,1978-2022年期間,我國的人均糧食生產增加了54%,人均肉類生產增加了6.3倍,人均養殖水產品增加了31.3倍;橫向比較,我國現在用占世界9%的耕地,生產了世界21%的谷物,25%的肉類,33%的水果,養活了占世界18%的人口。
我國農業生產在單產、質量和成本方面,盡管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某些方面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普遍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比較,仍然有明顯差距。
在單產方面,以糧食為例:我國的平均單產水平同世界平均水平比,稻谷高出50%左右,小麥高于60%以上,但同世界先進水平比較,稻谷仍然低20%左右,小麥低近30%。在玉米和大豆方面,差距更為顯著。我國玉米的單產水平,同世界平均水平比較,僅僅高出幾個百分點,而同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國和出口國美國比較,差距非常明顯,只達到美國的60%。我國大豆的單產水平,還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70%;同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巴西和美國比較,也是不到60%。
在質量方面,我國2022年進口了263萬噸大米、1210萬噸小麥和839萬噸水果,主要不是因為我國生產數量不足,而是因為質量原因:進口的這三種產品,都是優質產品。大量進口這三種產品不是因為國內短缺,而是為了滿足吃得好的需要。
在成本方面,我國大部分農產品的價格,都高于國際價格,尤其是大田作物。例如,過去的30多年中,美國的小麥和玉米的價格,折算為人民幣,從來沒有超過每斤1元錢,大部分年份在每斤0.5元左右。我國糧食產品生產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土地稀缺,地租成本高,我國的地租通常在每畝500-1000元,而歐盟和美國通常在200元左右。二是由于農民工工資水平快速提高,拉動了農業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例如,根據調查,延安市某蘋果生產龍頭企業2022年每畝蘋果的生產成本約4000元左右,而套袋等人工費用就占到了70%左右。
建設農業強國關鍵在于改革與創新
如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具體路徑就是“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科技裝備強,要求的是投入要素要強,要使用世界先進的技術和裝備;經營體系強,要求的是生產規模化,要通過各種方式提高農業經營規模;產業韌性強,是抗風險能力強,包括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這三“強”,是實現產量高、質量好、成本低的主要途徑和著力點。建設農業強國,關鍵是改革與創新;改革也是創新,是體制和機制的創新。
建設農業強國,需要四種創新:業態創新、科技創新、組織創新和政策創新。
在業態創新方面,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根據自然條件的不同,因地制宜,主要有四種業態:第一是大田種植業,主要特征是規模化和機械化,勞動生產率高,成本低;第二是設施園藝業,主要特征是蔬菜為主,少量水果、個別花卉為補充,集成技術(品種、設施、溫控、水肥一體化等),土地生產率高、增加值高、生產供給時間長;第三是集約養殖業,主要特征是規模化、企業化(公司、公司+),也是集成技術(品種、圈舍、飼料、防疫等),飼料利用效率高、勞動生產率高、土地利用率高;第四是現代林果業,主要集中在山區和丘陵地區,區域規模化,矮化種植、生態化種植、水肥一體化、高增加值,有區域規模技術效應,有利于打造區域公用品牌。
在科技創新方面,主力軍有兩支:涉農高校和農科院所。根據官方資料統計,2010-2020年國家三大科技獎的農業獲獎項目中,科技進步獎256項,有244項是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持的,占95%;技術發明獎47項和自然科學獎15項,全部是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持的。企業當然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除了有約5%的科技進步獎是由企業主持的之外,很多獲獎項目也得到了各種企業的積極參與和協作。不過,也可以看出,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在農業科技創新領域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仍然是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主力。其實,道理也不難理解,因為,目前我國最出色的農業科技人才,仍然是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農業企業中已經開始聘用優秀的科技人才,但是,在農業領域,還找不到像華為那樣的高科技人才密集的企業。
在組織創新方面,核心是擴大經營規模,從而能夠最大化地運用先進技術。農業的適度規模,就是所有現有先進技術都可以得到最佳經濟利用的最小規模。近年來,我國農業組織創新涌現出不少有效模式,包括:農業企業/公司+、新型合作社、家庭農場、托管服務等。在組織創新方面,龍頭企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引領性作用。
政策創新方面,核心是更好地發揮兩個作用,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我國20世紀80年代發的5個中央一號文件,主要是解除各種限制,讓市場發揮作用;2004年以來的中央一號文件,主要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解決那些靠市場機制解決不了解決不好的問題。政府的作用,不是代替市場作用,而是以政府的作用力,補市場力、助市場力、融市場力。
在充分發揮政府作用方面,各級政府的分工是: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其中,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推動落實方面,縣級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產業發展規劃、農業品牌打造、科技服務組織、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招商引智引資、村書記選拔配備等方面。(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