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遠安縣是
“中國香菇之鄉”,食用菌產業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面對鮮菇市場價格下行帶來的困難,遠安縣打好“助企紓困”組合拳,通過政府引導和扶持龍頭企業實施技改,著力延鏈補鏈強鏈,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位于遠安縣茅坪場鎮的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參與和見證食用菌產業“三次革命”的老牌龍頭企業。
近日,該公司食用菌罐頭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精選、清洗、沸煮、灌裝、滅菌,一系列的工序后,一箱箱印有外文商標的香菇罐頭進入靜置程序,通過產品檢驗后,將出口到海外。
遠安香菇曾入選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全縣年產鮮菇超1.5億斤。近年來,面對鮮菇市場價格下行、“香菇不香”的窘境,在當地政府引導和扶持下,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積極謀劃轉型發展,通過探索食用菌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
2021年,公司投資2000萬元,新建2條食用菌罐頭生產線,新增出產設備30套,4月中旬正式投產使用。產品暢銷俄羅斯、巴基斯坦、韓國、東南亞等十多個國家地區,身價翻了3至5倍。
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華雄說:“新增的這條食用菌罐頭的生產線,可以日產30噸,可年產5000噸食用菌罐頭,可以出口創匯5000萬美金 。食用菌罐頭投產以來,目前接到的訂單非常多,今年還可以出口150個集裝箱。”
通過產品出口實現了“延鏈”,但生產環節依然是基礎和關鍵。為此,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大硬件投入和科技創新,在“強鏈”上下功夫。通過爭取政府項目扶持,公司目前已實現食用菌工廠化培育,工廠(菇棚)內制冷、風機、制熱等功能一應俱全,可實現溫度、濕度、通風自動控制。
香菇產業鏈壯大了,大量廢棄的菌棒該何去何從?這一直是困擾周華雄的一個難題。通過學習考察,他找到讓廢棄菌棒“變廢為寶”的出路,并著手投資建設有機肥生產線,通過“補鏈”實現全流程生態閉環。目前,這條生產線每年能消耗菌棒5000余噸,有機肥銷售收入500余萬元,帶動菇農增收50余萬元。
從鮮菇初級產品到精深加工產品,從守住國內市場到拓展海外市場,從傳統種菇作坊到食用菌工廠化培育,從廢菌棒丟棄田頭到回收再利用,小香菇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遠安食用菌全產業鏈正逐步實現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中國香菇之鄉”迎來一個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