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步伐關鍵在農業技術推廣。自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立以來,我國形成了以縣級農技推廣機構為主體的農技推廣體系,主要農業大村、大縣都有力量強、業務精、服務好、長期扎根一線的“農技人”,他們是面向農戶推廣新技術、指導農業生產、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力量。新形勢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既面臨著推廣對象的結構性轉變、服務需求的根本性變化,也存在自身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因此,要進一步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強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隊伍建設,釋放科技推廣服務的活力,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
厘清多元主體的“三個邊界”,強化農技推廣的精準服務。首先要厘清農技推廣服務中政府和市場的角色邊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作為國家農技推廣的重要部分,要聚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規定的7項公益性職能,保障基礎性、戰略性、公共性農技服務有效供給,要充分發揮農業技術在保障糧食安全、防范應對重大病蟲害、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開展公益性推廣機構與社會化服務組織融合發展試點,采用互派人員、直接委托、分工協作等多種方式,促進共同發展。對市場化、經營性的農技推廣主體進行有效引導和必要管理,建立技術推廣服務“有效市場”。比如農業科技服務公司、農業生產資料銷售企業等科技社會化服務主體,在鮮活農產品、特色農產品等領域發揮技術支撐作用,探索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融合發展或有序退出機制。其次要厘清農技推廣服務中各層級的職能邊界。從國家到鄉鎮各個層級的推廣機構職能、定位、任務應有所區別,層級越高,越精細、越專業,層級往下,如縣鄉兩級,應該是越偏保障和綜合服務。須強化縣級農技推廣機構力量配置,并根據縣域服務需求條件和鄉鎮農業產業面積規模,推廣設置區域服務站,切實做到農技人員回歸主業。各縣產業技術推廣方案要由縣級農技推廣中心牽頭組織國家產業技術體系、各省產業技術體系及農業院所等共同制定,實現“一縣一方案”。最后要厘清農技推廣服務中全產業鏈的勢能邊界。從根源破解科技創新和成果應用“兩張皮”的深層次問題,就要進行技術創新與技術推廣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要組織、吸納多元推廣力量,從常規化技術指導,拓展到新品種新技術應用、產品加工營銷等產前產后環節,從熟悉生產技術的“專才”,轉變為熟悉產業發展的“通才”,為產業振興服務。對不同地區應差異化設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真正將各類農技推廣服務主體打造成為創新鏈的“神經末梢”,建立自下而上的產業科技訴求反饋機制。
著眼人才隊伍的“引育并舉”,強化農技推廣服務戰略性力量。嚴把基層農技推廣的人才關。鼓勵有條件地區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定向招錄”的方式,為農技推廣機構輸送一大批素質高、留得住、年輕化的專業對口型人才。加強公益性農技推廣隊伍的考評激勵與應用。“用、培、獎”多措并舉,通過培訓活動提升農技人員服務水平。建立以價值增值為導向的利益分配機制和以用戶滿意度為準繩的服務評價機制,并將工作考評結果與績效工資兌現、職務職稱晉升、崗位調整等有效掛鉤,充分調動農技人員履職盡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下鄉補貼、交通補貼等較難實現的地區,探索體現農技推廣工作特性的績效分配機制。推動評價體系建設,高級職稱評定要對始終堅守推廣一線的農技員、青年骨干農技員等適當傾斜。完善人才的分類管理機制。完善分級分類培訓機制,提高培訓的針對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切實提升農技推廣隊伍的知識水平和實操技能。精準遴選一批業務能力較強、帶動影響力較大的基層農技推廣骨干人才,由省級農業農村部門統一組織培訓,進一步提升其專業技能和實操水平,使其成為本地區本領域重大農業技術示范推廣的骨干力量、高素質農民培訓的優秀師資。強化典型示范引領,積極發現和選樹人才典型。
突出公共平臺的“技術流動”,強化農技推廣的服務效能。繼續加強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平臺建設。近年來,各地建設了一大批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各類農業科技主體在試驗示范基地開展試驗示范和觀摩培訓。可以按照有一定面積規模、有綜合引領性配套技術、有穩定科技支撐團隊、有可持續發展機制的“四有”要求,推進成果轉化、技術推廣、農民培訓融合,將基地打造成為引領區域農業發展的高標準樣板。加強農業科技轉移服務中心建設。農業農村部建立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各地也建了一些分中心和各種類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要完善供需對接機制,加強成果評價,聚焦各類農業科技服務主體需求,匯集更多配套成熟、方便易用的科技成果,更多地面向農業科技服務主體提供服務。加強農業科技服務信息平臺建設。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傳播媒介,以中國農技推廣信息平臺為基礎,以地方農技推廣信息平臺為節點,實現簡單技術問題“連一連”、復雜技術難題“面對面”的技術服務新方式,為農技推廣服務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要繼續加強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建設,開發更多服務各類農業科技服務主體的功能模塊,加強精準數據信息供給。(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展進濤,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李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