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貴州省印江縣木黃鎮緊扣“聚焦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工作思路,在全鎮推行“民心黨建+X”鄉村治理模式,采取“民心黨建+合作社+貧困戶”、“民心黨建+村規民約”、“民心黨建+春暉社”運作模式,在黨建思想引領、先鋒引領、組織引領上齊驅并進,持續給力,助推脫貧攻堅提質增效。
深秋,梵凈山西麓的印江縣木黃鎮鳳儀村,一字排開的食用菌菇棚蔚為壯觀,盛開的香菇細嫩誘人、香氣四溢,百余名村民忙于采菇。
木黃鎮鳳儀村是該鎮食用菌產業示范村,是脫貧攻堅中的重要支柱產業。
“發展之初,群眾不理解、不支持,各自打著各自的‘如意算盤’,誓死捍衛自家的那道‘田坎’,規劃好的藍圖僅停留于一張紙上。”發展食用菌的初期,春暉使者吳朝將帶領該村規劃區有田地的春暉人士到自家田里親自執鋤破坎,以示表率和決心。
正是他的“身體力行”破除了群眾心中的坎,也破除了阻礙發展的壁壘,農業園區發展規劃得以順利實施。
目前,園區食用菌生產能力超2000萬棒,園區種植面積達2000畝,企業可提供160個長期崗位和3200個中短期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