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天氣不錯,一大早,楊先富便帶著管理員趕往羊肚菌種植基地,忙著將育菌土壟上的地膜揭起。地膜下間隔鋪放著綿軟的“白色面包”,這些形似“面包”的塑料包叫營養包,里面裝著蕎麥、小麥、木屑等,起到傳輸營養的作用。
楊先富是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蟠龍鎮石匣寺村村民,在外地從事菌類批發生意30余年,清楚地了解羊肚菌的營養價值。經過詳細市場調研后,他對羊肚菌產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20年,楊先富返回家鄉流轉土地,搭建起拱棚進行試種。
羊肚菌對氣候、土質要求較高,宜在中性或者微堿性的土壤中生長。石匣寺村地勢較低,臨近蟠龍湖,秋冬季的溫度、濕度適合羊肚菌的生長。為了更好地觀察羊肚菌培育生長情況,楊先富除了吃飯休息,大多數時間都泡在菌棚里。
看著試種成功的羊肚菌,楊先富又有了新的打算,他想要在石匣寺村做強做大羊肚菌產業,帶動更多的村民進行種植。“希望村民們能夠共享我的技術、種子和渠道。只要有村民愿意種,我就免費提供種子和技術,幫著進行銷售,讓村民從種、管、銷都沒后顧之憂。”
低保戶夏勁松就是技術分享的直接受益人,在楊先富創業之初他就在基地里干活,一邊務工一邊學技術。看著長勢良好的菌子,夏勁松尋思今年秋冬季節把自家土地開發出來,跟著種菌。“羊肚菌種植是精細的技術活兒,要慢慢學習摸索。現在覺得種這個羊肚菌還是不錯,經常過來看一下,計劃明年也種兩三畝。”
近年來,蟠龍鎮大力推動返鄉創業,引導、鼓勵在外發展能人回鄉創業,積極培育特色產業。目前,全鎮7個專業合作社、1個農業企業、19個家庭農場發展良好,還帶動了農民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