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貴州省食用菌產業工作調研推進會上獲悉,今年的主要目標是:全省種植規模突破50億棒、產量突破160萬噸、產值突破200億元,增幅10%以上,實現從脫貧產業到富民產業的順利過渡,確保“十四五”食用菌產業開好局、起好步。4月19日,工人在安龍縣春潭街道貴州大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工廠里分揀鹿茸菇,致力于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抓目標任務
一是提升經濟效益。總結推廣高效栽培模式,成為促進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穩定農村發展的重要渠道。積極發展夏秋香菇、紅托竹蘇、冬蓀等優勢單品,全年規模增長15%以上;積極發展“糧菌”、“菜菌”、“果菌”等立體、多元、高效生產模式,在印江、黔西等建設示范基地,力爭種植規模5萬畝以上、增長50%以上,實施好食用菌產業集群、產業園及產業強鎮項目建設,集中力量打造黔西北、黔西南、黔東等3個產業帶和以貴陽為中心的貿易、加工中心,建設成為西南地區食用菌產業高地。
二是提升社會效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食用菌產業實現從脫貧產業到富民產業的轉型,帶動穩定就業20萬人,加快食用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瞄準精深加工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附加值。推動采摘、餐飲休閑、文化旅游等多業態融合發展,新增5個以上省級試點。
三是推進綠色發展。堅決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推廣二次生產、肥料化利用等模式,出臺廢菌棒(袋)綜合利用的標準化操作流程,在黔西南、黔西北、黔東等產業集聚區新建廢菌棒(袋)綜合利用項目3個,提高綜合利用率,推動食用菌產業綠色發展。大力發展林下食用菌,“林菌”種植規模突破13萬畝、增速20%以上。推進松乳菇、松露等野生食用菌試驗示范基地建設。
抓關鍵環節
一是生產端。加大力度培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經營主體。全省食用菌企業數量達到和專業合作社數量都有突破。重點在碧江、晴隆、赫章、水城、匯川、紫云、荔波、劍河、開陽等地建設一批生產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規模化生產基地。
二是市場端。立足省內、擴展省外,進一步推進“七進”,挖掘省內市場潛力;瞄準周邊省份,降低物流成本,做好“黔菌”出山。依托各大電商平臺進行線上銷售,做大做強貴州食用菌專業交易市場,拓展物流、配送、集散等環節。鼓勵各市州加快推進食用菌集散市場建設。
三是科技支撐。加強食用菌瓶頸問題科技攻關,深入研究、大力推廣香菇、紅托竹蘇、冬蘇等食用菌輕簡化、綠色化栽培和精深加工技術,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加強人才培訓,采用“理論+實操”的方式培養基層干部和企業(合作社)技術骨干,加快形成一批會技術、善管理的職業菇農隊伍。
抓重點任務
一是品牌方面。推廣應用“黔菌”商標,打造具有貴州地域特色的食用菌品牌,做好“黔菌”等品牌的價值評估。挖掘、收集、整理貴州食用菌文化,豐富“黔菌”品牌內涵,支持特色“黔菌”產品轉化為旅游商品。繼續在主流媒體平臺及新興媒體宣傳“黔菌”,擴大產品影響力和美譽度。
二是品種方面。進一步強化食用菌品種選育、擴繁、示范、推廣體系建設,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力量,合力解決菌種問題,選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適合貴州的優良品種。擴寬菌材供給渠道,支持利用茶枝、核桃殼、農作物秸稈、竹屑等作為菌材原料。
三是品質方面。積極開展綠色、有機食用菌產品認證。提高標準化水平,引導制定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進一步完善貴州特色食用菌標準體系。支持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食用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強食用菌質量安全監管力度,開展食用菌制品質量安全抽檢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