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4日,在CCTV-1生活圈欄目“院士說科技”節目中,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種植的白色木耳吸引了許多觀眾的注意。

走進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街的維農種苗種植基地里,豎起來的圓柱形木耳整齊排滿整個玉木耳大棚,據介紹,這種種植模式叫“吊袋式栽培”,每個吊袋6個菌棒,充分利用有限空間,產量多達普通種植的6倍。

據了解,食藥用菌產業基地項目是東西湖區農發投集團引進武漢古奧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的“食藥用菌精準育種”技術打造出來的以食藥用菌為中心的現代化農業示范園區內容,規劃打造年產500萬棒的數字化菌棒廠、1.2萬平方米食藥用菌設施大棚產業基地及研發中心。

在李玉的提議下,“北耳南擴、南菇北移”逐漸成為種植研究的重要課題。而玉木耳栽培正是在此種背景下在武漢開始試種植的,為了種植成功,必須采用高科技手段在有限范圍內改變南方大棚內的種植環境,食用菌數字化栽培技術由此而生。

在玉木耳大棚內可以清楚看到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攝像頭,可以將食用菌生長狀態傳送至AI后臺,讓種植者預判菌包的生長狀態,根據狀態進行施水、施肥等各項工作。

20多組傳感器也發揮出巨大的作用,每組傳感器都可以記錄種植區域范圍內的溫度、濕度、光照強度以及二氧化碳濃度。霧化裝置、圖像采集、傳感器、通風設備等是這套數字化系統的種植核心功能。

根據南北差異,東西湖區農投集團通過先行后試,對產業進行并孵化,選擇將”小木耳、大產業“當成首個深耕的科技化農業領域,大膽嘗試,引進研發團隊落戶東西湖區,筑牢農業產業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王瑞平 投稿請加微信1521689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