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作為加快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的重點任務,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是構建香菇產業新發展格局的題中應有之義,有利于提升湖北省隨州市香菇產業國際競爭力,塑造隨州市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緊扣產業鏈、供應鏈部署創新鏈,不斷提升科技支撐能力”。“隨州香菇”是隨州市優勢、特色、品牌化產業,是農產品出口創匯的重要支柱產業,經過40多年發展,形成菌種繁育、香菇機械、香菇種植、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等全產業鏈條。目前,隨州市共有香菇企業185家,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多達26家,是中南地區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和加工出口基地,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隨州市擁有院士專家工作站3家、專技人員1萬余名,常年從事香菇產業人數多達30萬人以上,產業鏈產值已超過300億元。香菇產業成為全市名副其實的優勢特色產業、農民增收致富產業、外貿支柱產業。
2018年,“隨州香菇”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認證。2019年,“隨州香菇”被列入全國首批優質農產品目錄,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等國字號金字招牌,并被列入“2019年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錄”,品牌價值評估為16.88億元,影響力指數位居全國100個品牌第12位,居食用菌之首。2020年,隨州市香菇標準化、規模化、智能化生產基地超常規發展,種植規模約2.6億袋。盡管受疫情影響,隨州香菇產業仍“逆勢而上”,全年干菇產量7萬噸以上,出口5.8億美元,穩居湖北省同行業第一。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轉型升級不斷提速,步入產業融合發展的快車道,形成在湖北省乃至全國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香菇財富持續增長,產能規模效應顯著、產業配套完整齊全、創新動力十足等因素進一步累積,為提升香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打下了堅實基礎。
目前,隨州市委正加快推進“橋接漢襄、融通鄂豫、眾星拱月”的全面破題,在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中展現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香菇產業有效借鑒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提升香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但要實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的目標,還面臨諸多挑戰。比如,香菇產業鏈環環相扣,常常是一環不慎全盤皆輸,首先是菌種,因為菌種是香菇產業的生命,而原種又是菌種的生命,培養原種是香菇產業的核心控制技術,許多人還不能掌握,所以,因菌種問題給香菇產業帶來的損失呈逐年上升趨勢,因此,造成的矛盾日趨復雜,影響了社會安定團結;其次是香菇產業的機械化生產水平低,隨州市67%香菇生產仍然停留在手工或半機械化生產狀態,生產成本高、效益低;再次是管理粗放。不少香菇生產者憑經驗、靠感覺,以香菇生長的最佳溫度5-28攝氏度為例,溫度低了蓋棚,溫度高了掀棚,遇有特殊情況束手無策。還有補水、采摘、儲藏、運輸等,缺乏工廠化、智能化、現代化控溫控濕設備和管理技術;第四,香菇的精深加工。隨州香菇40%以上靠賣原材料或初級產品,像品源現代農業、裕國菇業、聯豐食品等賣終端產品的不多。目前,仍存在全國占比不高、品牌不響、管理不規范等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弱項短板,所以,香菇產出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技術創新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等。為此,需要聚焦提升核心能力,精準定向發力,瞄準全球產業鏈發展趨勢和科技創新動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聯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瞄準國際標準。瞄準全球產業高標準和高技術,鍛造長板、補齊短板、延長鏈條,制定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聯動發展的技術路線圖、融合發展圖等,合理規劃布局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部署產業鏈、圍繞產業鏈部署供應鏈,避免產業鏈、供應鏈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如,去年市出臺《關于促進香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意見》,市、縣(區)兩級每年投入1億元,用于支持香菇企業菌種研發、現代化種植基地建設、產品出口、精深加工、品牌建設和兼并重組。同時,建立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香菇等特色優勢產業。又如隨州市農業農村局清單式“推進標準化基地建設,新建香菇‘集中制袋’示范點10個,規模化種植7000萬袋,香菇種植總規模達3億袋”,走標準化種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發展之路。還將制定出臺《加強隨州市食用菌菌種管理意見》,這些重要舉措必將有效推進建設以行業龍頭企業為核心的全流程產業鏈體系,建立以市場為導向、按需生產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組織方式。
打造核心優勢。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要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加強林木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要圍繞確保香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聯姻,持續深化市校合作,加快推進香菇學院建設。著力提升科技創新和進口替代力度,增強核心控制力。發揮香菇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圍繞產業技術中的“卡脖子”問題,統籌布局一批高新技術攻關研發應用技術,牢牢掌控香菇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補齊短板,統一商標和包裝標識,抱團發展,形成“一品多牌”的大品牌效應,打造“隨州香菇”特色產業集群;規范管理,善于借鑒成功經驗,研究制定統一的“隨州香菇”地理標志使用管理辦法,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保證質量,實施全過程、全要素監管,通過提升地理標志產品質量,不斷增強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擦亮隨州地理標志名片,補齊基礎研究短板。
完善體制機制。深入推進香菇科技體制改革,著力提升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對統籌推進產業鏈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的保障作用,通過承建香菇產學研一體化聯合體、香菇產業技術孵化、試驗、示范、人才培育基地等,構建并暢通基礎研究、技術應用、產能轉化的科技創新鏈條,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大科研投入,建造合理的收益分配機制,使創新鏈上的科技工作者、創業者、投資者、工程技術人員、相關服務人員等都能從創新中獲益,從而大大激發科研人才積極性和科技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