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百花綻放。在貴州省印江縣木黃鎮燕子巖村,黑木耳種植大戶田茂長正忙得不可開交。他既要采收去年9月種植的菌棒上長出的最后一批黑木耳,又要將新一批菌棒放到田里,試驗一下春天種下的菌棒能否像
“冬棒”一樣獲得不錯的收益。
一朵小小的木耳,見證了印江脫貧奔小康的全過程。作為印江縣
“2+N”產業規劃中的兩大特色主導產業之一,早在20世紀80年代,印江縣就開始食用菌人工栽培,2011年,大規模發展,涉及香菇、黑木耳、羊肚菌、雙孢菇、竹蓀等多個品種。2018年,印江縣食用菌產業帶動7230余戶、24750人增收,實現1200余人就近就地務工,菌農戶均增收3.5萬元以上,人均純收入11356元,高出全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468元。
2019年4月,印江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小木耳、大產業”的故事仍在延續,通過強龍頭、擴規模、重科技、創品牌、帶農戶、穩增收等多項措施,推動食用菌產業不斷提質增效。目前,印江縣已形成
“黑木耳+香菇+野生食用菌保育+仿野生菌培育”的產業多元化發展大格局。
培訓先行 專業菇農有奔頭
2021年11月,合水鎮興旺村脫貧戶田茂英參加了縣農牧科技局舉辦的食用菌專題培訓班。培訓歷時3個月,由指導老師手把手地教授菇農食用菌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貴州科學院院長助理任昂、貴州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楊彝華親臨授課。培訓班結束時,田茂英已基本掌握食用菌種植技術,具備獨立發展產業的能力,成為一名“專業菇農”。
過去,興旺村將200畝地整體流轉給高山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種植食用菌,農民靠在基地務工獲得收入。從培訓班學成回鄉后,包括田茂英在內的12戶“專業菇農”每人領到5萬個菌棒,自己管護、經營,高山公司逐漸退出種植環節,專門提供菌棒和統一銷售。
進入新階段,產業幫扶力度只增不減。每生產一個菌棒,政府會補助菌棒生產企業0.3元。木黃鎮鳳儀村緊鄰木黃食用菌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梵天菌業以每畝920元的價格流轉村里600多畝土地。數據顯示,2021年,全縣完成食用菌種植2.2億棒、產量14.95萬噸、產值12.05億元,培養專業菇農570余戶,累計帶動8900余戶、3.8萬余人參與產業發展,解決1000余人長期就業的難題。
企業幫扶 帶動菇農增收益
在興旺村,培育好的水稻秧苗已“蓄勢待發”。楊永華等待地里最后一批木耳采收完畢,就立刻組織人手播種水稻。
為保障糧食安全,破解
“菌糧爭地”的矛盾,印江縣因地制宜推廣
“稻耳輪作”模式。在休耳期間的稻田種上水稻,不僅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產出,還通過采用生態循環的種植模式,實現“錢糧雙收”。
在創新種植模式的同時,印江縣不斷延長食用菌產業鏈:已建成食用菌菌棒加工生產基地19個、菌棒生產線21條,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大棚70多萬平方米、智能化生產大棚6.5萬平方米,智能化育菌中心3萬平方米,建成國內先進的黑木耳智能化分揀包裝生產線和雙孢菇、香菇脆片等即食食品加工生產線各1條。
通過財政資金投入、村集體經濟入股等方式,全鎮食用菌產業大力培育的食用菌本地企業,如今大多已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合水鎮的2家菌棒生產企業,都實現了“自我造血”,年產量都在120萬棒以上。
梵天菌業、同發菌業等龍頭企業,目前,已有效帶動全縣11個鄉鎮64個村發展食用菌產業,并成功創建國家食用菌栽培標準化示范區。
這是印江縣創新
“龍頭企業+”帶動模式的縮影,從菌種到成品,統一制定生產標準、統一組織技術培訓、統一提供菌種菌棒、統一組織農戶管理、統一回收菇農產品,經營效益持續提升。同時,建立“一包三保”機制,強化產業保障,確保企業和菇農利益最大化。
規模效應 產業集群顯活力
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地梵凈山腳下,群山環抱之間,坐落著木黃食用菌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
占地1200畝的園區中,106個食用菌大棚蔚為壯觀。在園區的智能化生產數據控制中心,大棚管理員可實時監控環境數據,進行遠程操控。目前,園區已建成食用菌生產加工基地、菌棒加工廠房、貯藏冷庫、冷鏈配送中心、菌種廠、產品檢測中心、展銷中心等設施,為產業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園區匯聚了各類食用菌研發人才,成為品種培育、技術升級堅實的后盾。梵天菌業首席技術官李曉教授介紹,公司研發的黑木耳、玉木耳、香菇、繡球菌、竹耳、紅耳等數十種菌種已可用于生產,僅黑木耳的分支品種就多達64種,還實現了“一年四季產木耳”。
目前,梵天菌業已打造“梵凈蘑菇”、“梵凈仙菇”、“自然朵”等自有品牌,建立上海自然朵國際貿易公司,布局韓國、日本、歐美等國際市場。
打贏脫貧攻堅戰時期,印江縣規劃食用菌產業“一園三帶”布局,高起點建設的木黃食用菌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正是布局的核心。圍繞以種植黑木耳、香菇、雙孢菇為主的東部,種植茶樹菇、黑木耳、雞樅菌為主的南部,種植香菇、黑木耳、平菇、羊肚菌為主的北部三大產業帶,全縣發展100個以上食用菌產業專業村,點成線、片成面,推動產業規模效應進一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