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產出的食用菌水分少、質地好、彈性強,可以說‘平泉的菇會彈跳’……”近日,平泉市人民政府市長曹佐金做客“市長當主播,談談特色產業經”系列活動演播間時向大家分享了平泉食用菌產業經。
“雞鳴三省,菇香九州”,承德平泉市自古就是野生菌類的盛產地。《雍正年八溝廳備志》就有“蔬之屬,松、蕨、芥皆有之,其著者,則有蘑菇,營盤蘑最鮮美,以屯營之地糞壤肥沃故也”。清幕府志曾有“沙頭蘑菇一寸厚,雨過牛童提滿筐”之記載。平泉香菇規模化生產始于1980年代,據1979年民俗調查,平泉農科所的梁希才采集了第一株野生香菇,進行分離馴化,為平泉香菇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近40年來,食用菌產業在平泉已經逐步發展成了富民產業。2019年底,平泉食用菌產量60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達70億,位列全國縣級第一位,老百姓人均收入約50%都是來源于食用菌產業。除此之外,平泉食用菌產業更是直接吸納貧困戶3000余戶,實現戶均年增收1.7萬元以上,切切實實讓貧困群眾與食用菌產業“結了親”,獲得了持續穩定的收入。
那么,在這40年間,小小的蘑菇是如何在平泉人的手里撐起“致富傘”的呢?“平泉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產業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龍頭企業的帶動。”曹佐金介紹說,從80年代開始,歷屆平泉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食用菌產業發展,對食用菌產業實施重點規劃引領,編制完善《平泉市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保障平泉市在推進食用菌特色產業集群工作中有章可循,促進食用菌特色產業集群健康快速發展,構建平泉經濟發展新支撐,“政府和黨委的支持,也激發了全縣老百姓種菇的積極性”。
近年來,平泉食用菌在種類、種植環境、栽培技術都取得了較大的創新轉變。在種類上,平泉食用菌從肉蘑、松蘑、香菇、滑子菇、平菇、杏鮑菇等種植類產品逐步向蘑菇醬、飲品等加工類產品延伸,產業鏈逐步完善。在種植環境上,平泉食用菌不斷進行棚室創新,從一家一戶零散的小棚到現在規模化的大棚,逐步做到了一年四季都能出菌。在栽培技術上,從臥式到立式再到現在的架式,不斷提升各棚產量,相應的效益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據了解,平泉市目前累計培育了森源、潤隆、瀑河源等食用菌精深加工企業11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級龍頭企業4家、國外企業1家,生產保鮮產品、鹽漬產品、清水軟包裝產品、佐餐食品、休閑零食、罐頭食品、蛹蟲草功能飲品等為主導的10大系列100多個產品,年加工轉化能力達到40%。曹佐金表示,這些龍頭企業帶動了平泉食用菌產業的深加工和創新優化發展,同時也有力帶動了平泉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