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鄉村振興局在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北街1號正式掛牌成立,王正譜擔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多位原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詳解了國家鄉村振興局這一新機構和未來推進鄉村振興的工作重心。
問題一:為什么設置國家鄉村振興局?
在2020年12月底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
“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黨中央決定,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對現有幫扶政策逐項分類優化調整,合理把握調整節奏、力度、時限,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與脫貧攻堅相比,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間更長、范圍更廣、難度更大,必須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打贏這場持久戰。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表示,這就需要有專門的部門進行工作協調、體系制定。以產業振興為例,鄉村振興不僅是農業發展,還需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要多部門協調配合。
問題二:國家鄉村振興局承擔哪些職能?
國家鄉村振興局在過渡期內需要保持現有主要幫扶政策的總體穩定,并逐項分類優化調整,合理把握節奏、力度和時限,推動“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抓緊出臺各項政策完善優化的具體實施辦法,確保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環境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王曉毅分析,新設立的國家鄉村振興局將承接原國務院扶貧辦的工作,落實過渡期銜接問題。目前來看,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防止返貧也是當前國家鄉村振興局重要工作。
問題三:國家鄉村振興局是什么級別?
國家鄉村振興局由國務院扶貧辦整體改組設立,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從目前透露的信息看,新機構的人員編制、內設機構及行政關系與國務院扶貧辦基本一致。國家鄉村振興局將成為農業農村部代管的國家局,行政級別為副部級不變。
問題四:為何由國務院扶貧辦整體改組,而不是新組一套班子?
國家鄉村振興局由國務院扶貧辦整體改組成立。我國將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汪三貴認為,脫貧攻堅期間原國務院扶貧辦是主要的組織者、協調者,負責政策制定等宏觀工作,鄉村振興同樣需要這樣的功能和作用,由扶貧辦轉來比業務部門組建新機構更順暢。同時,相比于新成立的一套班子,原扶貧辦成員對貧困狀況了解更多,而且過渡期內,他們會更關注穩定扶貧問題。
扶貧辦改組為鄉村振興局有幾個指向性意義。首先是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變為重要任務,從目前頂層設計來看,“十四五”期間還是延續這一思路的。第二,脫貧攻堅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被繼承下來,例如,沿用的“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五級書記一起抓”的工作方式將依然延續,繼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王曉毅認為,從區域上來講,未來,東部地區將更多依賴省市級財政的地方性資源,中央推進鄉村振興資源更多集中在中西部,特別是西部地區,完成與原有扶貧辦工作上的內在繼承和銜接。
問題五:國家鄉村振興局內設機構和負責人如何設置?
據國家鄉村振興局官網顯示,王正譜在今年1月已擔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2010年,中組部發起改革開放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央地干部交流任職,66名從中央和國家機關選拔出的中青年干部赴任地方,王正譜為其中之一,他先后在遼寧、四川兩省任職。此前的公開職務為四川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省委黨校校長。
具體來看,原任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的夏更生、洪天云擔任國家鄉村振興局副局長。陸春生任國家鄉村振興局信息中心主任,左常升任國家鄉村振興局開發指導司司長,楊煉任國家鄉村振興局考核評估司司長,蘇國霞任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司長,陳洪波任國家鄉村振興局政策法規司司長,侯永健任國家鄉村振興局規劃財務司副司長,黃艷出任國家鄉村振興局規劃財務司司長。
問題六:鄉村振興地方機構如何改革?
2020年年底,全國首個省級鄉村振興標準體系建設五年規劃——《陜西省鄉村振興標準體系建設規劃(2021-2025年)》印發。規劃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構建了“產業振興標準化體系”、“生態振興標準化體系”、“文化振興標準化體系”、“人才振興標準化體系”、“組織振興標準化體系”、“鄉村規劃標準化體系”、“考核評價標準化體系”等七個方面的標準體系規劃。
此前,鄉村振興局在地方層面機構改革中已有亮相。2021年1月15日,河南省焦作市委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第十一屆焦作市委第十三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相關情況。焦作市農業農村局(市扶貧辦)黨組書記王國建透露,焦作市將根據上級相關工作安排,推動焦作市扶貧辦的整建制改革,組建焦作市鄉村振興局。
汪三貴認為,鄉村振興很難有統一標準,這就要求各個地方根據各自情況,探索自己的政策體系和標準,借鑒精準扶貧的工作方法,繼續推動鄉村振興。
2021年2月22日,國家鄉村振興局規劃財務司副司長侯永健率隊到湄潭,調研指導防止返貧工作。消息稱,在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目標后,湄潭縣嚴格按照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堅持以防貧監測工作為重點,以產業發展為抓手,貫徹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要求,積極開展“兩摸底一核查”、“大走訪大排查”、“建立健全防貧監測預警幫扶系統”等工作,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效。
問題七:五年過渡期,國家鄉村振興局要完成哪些任務?
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接下來,國家鄉村振興局要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同時,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堅持開發式幫扶方針,對沒有勞動能力的,及時納入現有社會保障體系。
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雷明強調,過渡期中最關鍵的是把握好兩大機制的設計。一是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對處于貧困邊緣的弱勢群體和弱質地區,通過長效方式保障不返貧。第二是長效穩固的提升機制,保證脫貧成效持續穩定發展。這其中也包括防止“新入貧”的情況,即,防止前期非貧困戶在面對自然災害、突發疾病等意外情況時落入貧困陷阱。
除此之外,國家鄉村振興局要繼續重點強化產業和就業幫扶,做好易地搬遷后續幫扶,在西部地區的脫貧縣中確定一批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同時,要有序推進政策優化調整,推動工作體系平穩轉型。脫貧攻堅過程中,中央有關部門出臺了200多個政策文件和實施方案,接下來,要在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基礎上,逐項推進政策分類優化調整,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逐步實現平穩過渡。
問題八:如何促進鄉村內生發展動力?
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早在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就提出了鄉村振興三個階段性戰略構想,明確了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未來,西部地區有可能發生比較大的產業分化,扶貧車間、幫扶企業落地,出現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的情況,鄉村人口流失不可避免,”王曉毅認為,這就需要讓鄉村生活活躍起來,構建鄉村生活服務中心,提供兒童教育、消費服務等,同時,加快促進鄉村教育質量提升。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表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三年多以來,已經取得重要進展,其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一些改革試點和重大行動計劃也在積極有序推進。“可以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階段目標已經得到較好實現。”魏后凱認為,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全面激活主體、要素和市場,全力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活力,增強農村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走內生型的鄉村振興之路。
他表示,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活力,需要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多元化資金投入、農民持續增收、基礎設施管護和鄉村治理、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等各個領域,構建規范化、可持續的長效機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譬如,在資金投入方面,鄉村振興涉及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文化和生態建設等諸多方面,資金供需缺口巨大。“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活力,需要培育和增強其內生發展能力,并保持向好的發展態勢。這種內生活力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動力源泉,”魏后凱說。(責任編輯 王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