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中央網信辦、教育部、人民日報社、共青團中央、福建省委網信委、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宣傳辦公室共同主辦的“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廈門大學舉辦。《山海情》專家原型、曾先后帶領86批278人次實施菌草援外項目的菌草技術發明人林占熺及其女兒林冬梅向同學們講述“菌草變幸福草”的故事。他表示,“發明這項技術的初衷就是為了幫助群眾脫貧。我不能為了小家,舍棄大家的利益。只有千千萬萬的農民用這項技術富裕起來,這才是我真正的富有。”

大學專業選擇農學院農學系的林占熺,目的就是要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大學畢業后,到福建三明地區真菌研究所從事食用菌研發和生產的他,經過多次嘗試,終于找到阻止村民亂伐樹木,種植香菇的理想草種。1992年,菌草獲得了日內瓦國際發明競賽展覽展會金獎。林占熺還堅持把漢語拼音“Juncao”作為“菌草”的譯名,就是為了告訴全世界這是中國人的發明。帶領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一直是他的夢想。他還將菌草在扶貧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技術,用到其他發展中國家,把菌草帶到全世界。
林占熺表示:“目前,我們共建了16個(海外)示范基地,通過這些示范基地和國際扶貧、援外國際合作,把技術傳播到世界的106個國家,培養了菌草技術骨干1萬多人。未來,希望能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加快菌草交叉學科建設和菌草科技創新,為世界各地的扶貧減貧事業提供更多的科學依據和力量。也希望菌草技術能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在鄉村振興上發揮積極作用。”
“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這堂大思政課讓青少年學生和現場觀眾收獲滿滿。活動現場啟動了“正青春 再出發”大學生思政實踐活動,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網上宣傳和2023年網上重大主題宣傳為牽引,帶領更多青年學子在神州大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汲取“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