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麗水市慶元縣冬菇迎來了一年之中的采摘時節,農民們把個頭飽滿、色澤鮮嫩的香菇平鋪好,放在地上進行晾曬,香味四溢。據了解,冬菇采摘期將從今年10月一直持續明年2月。相關數據統計結果表明,今年前三季度慶元縣食用菌共種植11885萬袋,同比增加1.58%,食用菌總產量67855噸,同比上升1.03%。
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發源地。早在800年前,慶元鄉賢吳三公就發明剁花法,開創了人工栽培香菇之先河。慶元香菇以“歷史最早、產量最高、市場最大、質量最好”聞名于世。并入選首批中歐互保地理標志(浙江)產品名錄。2014年,浙江慶元香菇文化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如今,全縣食用菌行業擁有企業380家,其中省級農業龍頭骨干企業8家,相關從業人員達5萬多人,全產業鏈產值超50億元。慶元有萬名“菇鄉師傅”遍布全國20個省、400多個縣,可以說“有香菇栽培的地方就有慶元人”。
慶元縣依山傍水,耕地少,糧食少,幾萬口人都是菇民,大多都是貧困戶,農民們幾乎沒有多余的收入,由于交通閉塞,有好的農產品也無法走出大山,這成了當地人的一塊心病。當地農戶吳克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立志要讓慶元香菇走出大山,走遍全國。
1979年,麗水慶元縣積極推廣廢料木屑栽培香菇技術,吳克甸受聘承擔該技術的試驗推廣任務,他跑遍全縣區鄉,在縣內不同海拔高度上進行適應性栽培試驗,終于獲得成功。僅木屑制菇一項,慶元縣在1980-1985年間,每年平均栽培面積達三四萬平方米,創造價值60多萬元。
此后,吳克甸還攻克了灰樹花栽培難題,填補了國內人工栽培的空白。1988年,他參與灰樹花多糖提取物(保力生膠囊)的研究開發工作,1991年12月經省藥政局批準,將灰樹花的提取物(保力生PEE)作為腫瘤輔助治療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吳克甸的科研成果輻射全國各地,創造直接經濟效益達數十億元。
種菇的問題解決了,菇農們開始擔心起銷售問題。種好的香菇到了收購期如果賣不掉,只能爛在地里。為解決這個問題,慶元縣特別推出“兩頭集中、中間分散”的模式,“菌棒由加工基地或合作社集中生產,菇農只負責栽培,加工銷售則交給專業企業負責。不僅把菇農從高勞動強度中解放出來,還拓寬了銷路,實現增收減負。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企業發展節奏,外貿企業訂單縮減。疫情對經濟帶來短期沖擊的同時,也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習慣,逐漸從線下超市采購向網絡零售端轉移、線上購物網站流量激增,催生了“宅經濟”,企業抓住這一機遇,實現逆勢增長。
此外,慶元縣還努力控制香菇加工環節中的碳排放,相繼開展了“星期天工程師”技術扶持和菇棚基地建設改造扶持工作,推行熱泵式食用菌烘干設備,扶持建成菌棒工廠化生產廠76家,年生產能力達8000萬袋,年工廠化生產菌棒6500萬袋,實現了菌棒工廠化生產縣域全覆蓋。
眼下,各地的特色農產業都在進行或轉型升級。食用菌產業未來增長前景廣闊,在精深加工、香菇文創、菇旅融合等方面大有可為。菇農需要瞄準生態精品和大健康產業,走品牌化、國際化之路,融入全球大市場,推進食用菌產業全產業鏈轉型升級,推動慶元從食用菌大縣向食用菌強縣轉變,中國香菇城向世界香菇城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