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地域優勢顯著,空氣環境好,天然無污染,野生菌種較多。沁源縣縣委書記金所軍自豪地說:“縣域范圍內共發現食用真菌58種,藥用菌27種。主要品種有銀盤菇、牛肝菌、地傘、木耳等,年采摘量可達50噸左右,獲取經濟利益900萬元左右。”
在傳統采摘野生菌的基礎上,沁源縣政府瞄準菌類種植產業,希望通過種植菌類,帶動貧困戶參與生產經營,實現共同脫貧致富。
“2020年,沁源縣制定了獎補政策進行補助,每棒菌棒補助1元、每平米補助2元,大棚補助2000元。”沁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皓表示,目前,他們正在討論研究
《沁源縣食用菌種植獎補辦法》,希望通過政策扶持、企業帶動、農戶參與的模式,發動更多的在村賦閑勞動力,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自主種植食用菌,成為增收致富的有力途徑。
目前,沁源縣共有食用菌種植主體20家左右,年產量800噸。其中,香菇產量200噸,每噸能賣到1.6萬元,木耳產量8000余斤,每噸能賣20萬元,加上雙胞菇、白靈菇等,菌類年產值1000萬元左右。”
“兩家菌棒生產企業年產菌棒120余萬棒,產生經濟效益240萬元。”王皓表示,兩家企業直接帶動當地118戶貧困戶就業。
“目前,種植菌類已經成為沁源特色農業一大支柱產業,但是,面臨著科技含量不高,加工企業發展較為滯后、產業鏈條不長,質量和品牌意識差三大短板。”王皓坦言,未來,將在發展食用菌種植規模的基礎上,把著力點投向深加工和健康養生。,把菌業發展形成產業鏈條,實現融合發展,振興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