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野生竹蓀人工栽種的創始人之一,楊秀松面對問題從不回避退縮,而是轉身投入研發,努力解決問題。以強化鄉村振興為己任,以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為目標,楊秀松已經投入食用菌產業工作近40年,楊秀松表示:“將食用菌產業做強做大,是我一生奮斗的目標。”現今83歲高齡的楊秀松,常年與土地作伴,作為老農人,他覺得自身有使不完的勁。
楊秀松(左一)
1959年,新中國成立剛十年,全國各地正是一片轟轟烈烈的建設場景,彼時年方二十的楊秀松應征入伍,成為一名鐵道兵,先后在西南片區,新疆、北京等地修建鐵路、地鐵軌道。
1970年,楊秀松復員回家,幾經輾轉,后來進入了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的國有林場——桂花林場。在林場,楊秀松認真鉆研業務,踏實苦干,積極上進,后來成長為桂花林場的副場長。
1984年前后,桂花林場率先在全縣人工栽培出食用菌(平菇),楊秀松便牽頭試驗本地野生竹蓀人工栽培,并大獲成功。
“當時我們試驗成功之后,便將這種技術向群眾推廣,但由于老百姓專業素養不夠、平時管護不規范等原因,導致竹蓀推廣僅有零星幾處成功。”
但只要有成功的案例,就意味著有全面成功的可能。在相關部門的推動下,由楊秀松擔任技術指導員,帶領老百姓大力發展竹蓀種植。終于在1986年,野生竹蓀人工栽培取得大面積成功,“當時干竹蓀的市場價,達到了每斤900元的高價,如此豐厚的利潤,掀起了一陣種竹蓀的熱潮。”
野生竹蓀種植產業雖有效拓寬了老百姓的致富路徑,但由于栽種原料的問題,給全縣的森林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最初栽種的竹蓀,需要用木本材料進行培養栽種,所以老百姓為了栽種竹蓀,便大肆砍伐林木,嚴重破壞了環境。”
經過多次試驗,楊秀松成功用包谷芯、包谷稈混合牛糞、木屑等栽培出竹蓀。“我把它稱為草本栽種法,相比原先的木本栽種,最大的好處是大量節省了木材的使用,不會再對森林造成傷害。”
草本栽種法一直沿用至今,帶領無數老百姓走上了致富之路,也為織金縣乃至貴州省的竹蓀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楊秀松表示:“后續我還率先解決了竹蓀大棚種植轉為林下種植的技術問題,培育發展了紅靈芝、榆黃蘑等不同品種的食用菌,近幾年我還一直在試驗天麻的種植,希望能大獲成功。”
40年來,楊秀松守住了為產業謀發展的初心,不斷探索嘗試,為當地農業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