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歲的高允旺,是順昌縣科技特派員團長。他退而不休,依然忙碌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一線,繼續(xù)在田間地頭書寫論文,把竹蓀這朵致富菇、興農菇培育得更壯更強,為民撐起“致富傘”。2024年2月初,高允旺獲評2023年“感動福建”十大人物。
高允旺從順昌縣大歷鎮(zhèn)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中心科技特派員崗位退休已經6個月,但他依然忙碌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一線,繼續(xù)在田間地頭寫書論文,把竹蓀這朵致富菇、興農菇培育得更壯更強,為民撐起“致富傘”。
上世紀70年代,順昌縣由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加上豐富的竹木資源,是食用菌生長的理想環(huán)境。高允旺所在的大歷鎮(zhèn)有農戶嘗試對竹蓀進行人工栽培,但由于技術不成熟,產量較低、效益不高。到上世紀90年代初,竹蓀的人工種植面積還很小,規(guī)模不大。
“那時,我還是鄉(xiāng)鎮(zhèn)的經管站干部,一次進村入戶開展科普工作時,一個農戶向我咨詢竹蓀栽培問題,我卻回答不上來,那個農戶失望的轉身離去。”早年貧窮的生活經歷讓高允旺對菇農脫貧致富的渴望感同身受,“父母靠著撿豬糞供我們三兄弟念書,不能讓現(xiàn)在的鄉(xiāng)親們再重復我的貧窮老路。”
“窮則思變,能不能利用我的技術改變農民的生活?”帶著這個念頭,高允旺一頭扎進竹蓀高產栽培技術課題的研究中,從此與竹蓀結下不解之緣。
1999年,南平市開始探索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當年有225名科技特派員被選派到鄉(xiāng)村田間開展科技服務。得知消息后,高允旺主動請纓,但沒有被選上。
“第一次沒選上科特派,還有第二次、第三次。”高允旺笑著說,“那時,還沒賣竹蓀種植技術的書籍,我就從食用菌通用書籍開始看,一邊年年往農辦跑,揪著工作人員軟磨硬泡,成了當時人們口中‘纏著要當科特派的人’。”
2001年,揣著“初心”的高允旺終于如愿以償,成為一名科技特派員。
半路出家的高允旺對竹蓀栽培一竅不通,但憑著一身的闖勁、韌勁、干勁,只要哪家農戶竹蓀種得好,他就往哪家跑;哪里有專家授課,他就去哪里學。每天早出晚歸,一心撲在栽培技術研究上。
通過不斷學習和自主創(chuàng)新,高允旺總結出利用竹屑替代木屑栽培竹蓀的“三增加、建堆發(fā)酵”竹蓀高產栽培技術,創(chuàng)下畝產100公斤的高產紀錄,比傳統(tǒng)種植產量翻一番,達國內先進水平,成功破解竹蓀種植產量低的難題,他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竹蓀“土專家”。
菇農們都稱他為“高老師”,還笑著說,看到他就好像看到“金元寶”。
隨著大田種植年限增加連作障礙突顯,竹蓀產量逐年下降。既然竹蓀是野生馴化而來,可否再讓它回歸山林?高允旺尋思著“竹蓀上山”的打算。
2012年,他自掏腰包開展林下竹蓀種植試驗。經幾年試驗,兩塊林下示范地創(chuàng)新種植成功,讓竹蓀畝產干品達19.5公斤,畝純收入2000元,實現(xiàn)竹蓀栽培技術上又一次突破。“追著農民干,不如干給農民看。只要創(chuàng)新有產量,能賺錢,大家自然都認可。”高允旺說。
為了讓更多的菇農學習掌握新技術,高允旺還廣泛推動建立竹蓀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通過竹蓀種植時間長、經驗豐富、技術精湛、年產量比較穩(wěn)定的專業(yè)戶牽頭,帶動其它茹農共同致富。
雖是“土專家”,但高允旺一點也不“土”。最初推廣竹蓀種植技術時,他堅持走村入戶,將新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帶動菇農增收致富;后來,隨著數(shù)字技術的發(fā)展,他借助“慧農信”和微信,架起了與廣大農戶的信息溝通“云橋梁”,線上為菇農答疑釋惑;如今,他又“玩”起了抖音短視頻,通過視頻遠程培訓菇農,遠程舉辦竹蓀種植講座。
彈指一揮,20多年過去了,高允旺的一頭黑發(fā)少了,也白了。20多年來,他走遍5省23個縣市的180多個村,累計推廣70多萬畝竹蓀,帶動老區(qū)蘇區(qū)9萬多戶種植,人均增收3480元,帶動貧困農戶103戶368人穩(wěn)定脫貧,成為農民交口稱贊的“竹蓀大王”。
“只要菇農賺錢,我就很開心,這輩子感覺值了!”高允旺笑著說,“雖然退休,但我科技特派員和科普志愿者的身份永遠不會退休,為農民服務永遠在路上。”(來源:閩北日報 文明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