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走進河北省黃驊市滕莊子鎮南王曼村一家庭農場,17個溫室大棚整齊排列著。菌棚內菇香撲鼻而來,放眼望去,一個個菌包擺放得整整齊齊,朵朵平菇破袋而出,惹人喜愛。
“我家的平菇不僅肉厚柄短、味道鮮美,還有嚼頭。”負責人劉金錄介紹說,近期正值平菇銷售旺季。每天凌晨,他都會把提前采摘好的平菇拿到市場上,鮮菇憑借成色好、口感佳,市場供不應求。
由于種植傳統作物收益不佳,20年前,劉金錄開始嘗試種植蘑菇。“起初種菇的時候,我只考慮在土地上下功夫,希望利用有限的面積,產出更高的效益。剛開始收益不好,我沒有放棄,有賺有賠是常事,我堅信只要肯下功夫就能讓日子過好。”劉金錄說。
“采用綠色種植方式,把本地產剩的玉米芯、棉殼、麥麩等‘變廢為寶’作為菌菇的基料,何嘗不是個好主意?”劉金錄指著棚外那些已經不再產出的菌包說道,“每隔一段時間,園林的工人就會來收,這些都是很好的肥料,一點也不浪費。”
如今,劉金錄的家庭農場實現了集“制種、栽培、采收、銷售”于一體的生產模式,年產平菇30余萬斤,效益可達20余萬元。“不管干什么,必須得有付出,才能有回報。雖然很辛苦,但生活有奔頭,日子越過越好了。”劉金錄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