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陽縣:大球蓋菇撐起“致富傘”
3月19日,河南省安陽縣北郭鄉農業科技循環經濟示范園內的蘑菇已經成熟。放眼望去,26棟白色恒溫棚整齊地排列在園區內,恒溫棚里十分潮濕,棚架上的LED燈帶讓原本昏暗的環境明亮起來,每層棚架上都覆蓋著營養土。
這些小蘑菇是大球蓋菇,顏值極高,也叫赤松茸,學名是大球蓋菇、酒紅球蓋菇、益腎菇,是歐美國家人工栽培的著名食用菌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的新菇種,是健康養生之佳品。大球蓋菇外觀色澤艷麗,腿粗蓋肥,食味清香,口感清脆,種植成本低、周期短、產量高,具有“素中之葷”的美譽,主要在一線城市銷售,很受市場歡迎。
大球蓋菇這么珍貴,它所“居住”的大棚也十分豪華。據悉,一棟恒溫棚投資約22萬元,覆蓋遮光膜,配備制冷機,采用床栽模式種植。大棚里需要保持一定的光線、溫度、濕度,特別要控制好溫度。出菇期間,溫度在14-16℃之間菇質最好,產出的一級菇占比高?,F場技術人員熱情地介紹,棚內大球蓋菇所用的栽培原料來自于農業生產廢棄物,整個栽培過程不使用化肥、農藥,綠色又環保。
園區負責人李貴生介紹,大球蓋菇項目是北郭鄉鄉村振興重點項目,于2019年啟動,由政府投資、鄉鎮管理、各村受益。目前,26棟恒溫棚分屬26個村,棚外掛有每個村村名。每個棚由專人管理,每年收益除菌種、營養土、人工、管理等費用,剩余部分將作為這26個村集體經濟,用于鄉村振興工作。
大球蓋菇收益如何?1座恒溫棚雖然占地330平方米,但實際使用面積550平方米。棚內是5層立體蘑菇架,每個棚每年可種2-3季大球蓋菇,每個棚每季能產7000公斤大球蓋菇。采摘后,經過包裝,這些大球蓋菇被運往深圳、上海等城市,根據當天市場價格以每公斤30-60元價格銷售。此外,在45-60天采收期結束后,大球蓋菇栽培廢料可直接用于園區大棚蔬菜種植,實現有機肥生態循環。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關鍵之年,為順利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良好銜接,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北郭鄉抓住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一主線,超前謀劃建設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采取“村黨支部+聯合社+合作社+村集體+農戶”聯結運行模式和“綠色有機食品+有機肥生態循環”產業發展模式,建立健全組織、技術、營銷和利益分配“四大體系”,全力實現群眾受益、集體增收、產業振興、生態文明、村黨支部戰斗力增強“五大目標”。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