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食用菌背后隱藏著大學問。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在菌物科學和工程產業化研究中深耕40多年,將食用菌帶進實驗室、寫進資源圖鑒,創立“菌類作物學”,更以食用菌產業為抓手,助力貧困村實現脫貧攻堅致富。在2020年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李玉獲得國家“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并于今年獲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小木耳,大產業”,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商洛市柞水縣考察時這樣點評。那里正是李玉團隊的對口幫扶點。2017年,李玉團隊奔赴柞水縣開啟科技扶貧,團隊為柞水選育的5個木耳移栽品種得到大面積推廣,柞水憑借小木耳實現了脫貧摘帽,柞水木耳也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李玉團隊在全國40多個貧困縣(市)留下足跡,帶領農民精準發展食用菌特色產業,建立食用菌技術推廣基地31個,扶持食用菌龍頭企業22個,示范推廣60億菌袋,帶動上萬貧困戶依靠食用菌穩固脫貧。
自1978年考取吉林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碩士后,李玉就和菌物結下了不解之緣,踏上菌物研究的拓荒之路,也見證了中國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他驕傲地說:1978年到2018年改革開放短短四十年時間,我國食用菌產量從5.7萬噸發展到近4000萬噸,整整翻了700倍。食用菌產業目前在我國處在農業的第5大產業,產值超過了3000個億。
盡管取得這樣的成績,但是由于我國菌物學研究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許多食用菌的種子還依賴進口。李玉院士表示,我國不僅要當食用菌大國,更要當強國,擺脫種子、加工設備的進口依賴,全產業鏈條實現創新迫在眉睫。
他提出,目前首先需要進行菌種創新,如何把原來從國際上引進來的一些品種通過改造成為中國人喜歡,而且適合中國這片土地的品種,這是重中之重。此外,我國地域遼闊,生態多樣,會有多種蘑菇蘊藏在遼闊的土地上,如何從中找到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品種,這也是需要探索的。
做這些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研究人才,李玉和他的學生們在一堆廢舊的物資中揀回了菌物研究所需的儀器設備,并很快在吉林農業大學創立了菌類作物自主設置的博士點、碩士點。2019年,李玉又推動菌物科學與工程專業正式列入了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成為我國首個菌物類本科專業。
李玉團隊還將食用菌栽培技術帶出了國門。從2014年開始,李玉參與國家援贊比亞農技示范中心建設項目,針對贊比亞高原熱帶氣候,首次集成創新出適宜當地種植的食用菌品種8個和配套生產技術體系。